家长如何管控孩子手机

手机已经成为很多人不可缺少的工具,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小孩子也身陷其中,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应该把时间用在学习和扩展自我能力上,不应该在学习的时间里虚度年华,这对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肯定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那我们家长如何管控孩子手机呢?

家长如何管控孩子手机

1、规定好时间

要想管理好孩子手机的使用,那么就要规定好时间,比如一天可以玩一个小时,其余时间手机都必须由父母保管。只要时间一到,不管是在做什么,都必须要交还手机,如果延误了时间,那么就要从第二天的时间扣出来,让孩子养成习惯,他就会每天自觉的做好的。

2、以身示教,做好引路人

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而如今,手机与我们家长息息相关,因为工作或是娱乐的需要,不少家长,一有时间就拿出手机玩耍,吃饭睡觉都在看手机。可想而知,这样的家长,不管他如何声嘶力竭的要求孩子不玩手机,孩子都是不会听的。因此,家长在和孩子们相处时,除了必要的时候,尽量不要频繁地拿出手机玩,也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长时间的玩手机游戏。家长朋友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始终要记住,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3、刚柔相济,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

现如今,让孩子完全远离手机,靠堵也不是最佳选择。如果跟孩子设定玩手机的原则和规矩,或许能获得两全其美的效果。召开家庭会议,要和孩子一起商量讨论,父母和孩子都可以拿出自己的首选方案,最后的方案须经双方同意认可。规则制定后,要求孩子必须严格遵守,父母可行监督之责,制定的时候是人性化的,执行的时候必须是不留情面的。要让孩子知道规则的意义,规则就是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去随意违反,从小灌输这样的规则意识,孩子将终身受益。

4、从小培养孩子自制力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长时间过度地看手机肯定影响健康,影响学习,影响视力。我的观点是,相对的制定孩子的作息时间表,使其不能沉迷手机,培养自制力,最好在小学毕业前,让孩子养成劳逸结合的良好习惯,否则以后要想纠正就更困难了。

家长如何管控孩子手机?我们可以从以上4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相信孩子就能合理地使用手机。

汉语词典中有个很好的词叫做“堵不如疏”,其含义为:对一些事物不应当直接压制,而是要用疏泄的方式将事物纳入正轨,避免引起反弹。管控孩子玩手机也同样如此,用“堵”的方法不去用“疏”的方式。避免一昧杜绝孩子接触手机,激起孩子更想玩手机的欲望,而是让孩子明白玩手机时间过长的危害,合理地和孩子一起制定玩手机的时间。

家长如何管控高中生手机

1、主动和学生沟通一下,看看孩子对目前状况的感受,觉得手机是什么样的,觉得学习应该是什么状态等等。了解高一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去应对沉迷手机这件事情。

2、和孩子讲道理,说明沉迷手机的危害。并且以身作则,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在遇到孩子沉迷手机的时候,需要和他们讲一下道理,并且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

3、不要打骂孩子。不管是沉迷手机还是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对于高一学生而言,作为家长都需要平和一些对待,可以严肃批评,但不能打骂。

4、正确引导孩子,不管是用讲故事的方法还是用赞美鼓励的方法,总之要让孩子自己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并且要及时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5、给孩子制定计划和方案,并且设计好奖惩制度。高一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沉迷手机的时候,不要着急批评,也不要彻底把手机没收,先给他设计一些计划和方案,得到他的认可后再给孩子表明奖惩制度,然后督促孩子改变。

高中生喜欢玩手机的原因

1、找到成就感和价值感

这样的孩子往往成绩不太好,在老师眼里和家长眼里,这样的孩子都是不优秀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在家人和老师眼里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就会沉迷手机世界。

2、情感的落寞

每一个人都是需要心理营养的,家长、老师以及身边的人没有满足孩子心理上的营养,孩子内心是寂寞的,是希望被关注的,得不到关注,就会寻求网络。

3、榜样的作用

家人的“榜样”引领,现在很多家人回家后无所事事,就不自然的拿起手机,这样长时间的影响,孩子也会觉得手机很好玩,也会控制不住自己想玩,这样玩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4、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庭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家长忽略了对家庭氛围的营造,导致孩子觉得在家就是休息时间,没有必要在家学习。因此学习态度懒散,日渐沉迷手机。

5、手机中游戏的影响

孩子往往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手机游戏中会设置各种有挑战性的角色,让孩子很喜欢,这些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基本很难有类似体验。

高中生玩手机屡教不改怎么办?这样的孩子还有救吗

很难,但并非无药可救。高中时期玩手机可能毁掉孩子一生,家长都应该重视起来,帮助孩子走出“手机囚笼”。

1、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孩子面谈

高中生玩手机屡教不改,相信这个时候很多家长早就已经指责过孩子了,甚至说打骂过都有可能,其实这样做恰恰是适得其反,孩子步入高中,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指责没有任何用处,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心平气和的和孩子面谈,指出玩手机对身心的伤害。

2、只允许孩子在规定的时间玩手机

高中生玩手机,部分家长对此反应十分激烈,认为孩子在高中玩手机那就是不可饶恕的,其实正是因为家长的这种想法,才使得孩子对手机更加依赖,按照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那就是越得不到的,就越感兴趣。高中的孩子,适当玩手机是没有问题的,家长不应该表现得过于激烈,允许孩子玩手机,但是要限定时间,跟孩子约法三章,比如说每周只能玩两个小时,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不那么迷恋手机。

3、油盐不进,可以让孩子深切体会一次劳务工

很多高中生不想上学,只想玩手机,家长说什么也不听。这类孩子油盐不进,说什么也听不进去,单纯的说教是没有用的,家长不妨考虑让孩子在休息天的时候体验一次劳务,让孩子明白不学习的工作真的很辛苦。

4、帮助孩子建立个人兴趣爱好,逐渐淡化手机影响

孩子玩手机,说白了就是内心空虚,找不到精神寄托,而在手机这种虚拟的世界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乐趣,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作为家长来说,帮助孩子找寻个人兴趣才是重中之重,所谓的兴趣,并不一定是学习,比如说孩子喜欢弹琴,或者说喜欢读书,这都是个人兴趣。

针对孩子的个人兴趣,家长切不可因为学习的缘故而去打压,反而要无限放大孩子的兴趣,孩子有了个人的兴趣爱好,自然就不会迷恋手机了,而好的兴趣爱好,还会成为孩子人生道路的奠基石。

5、带孩子外出旅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俗话说,旅游可以打开一个人的格局,对于孩子来说也不例外,其实无论是高中生、初中生还是小学生,家长都应该多带孩子去旅游,拥抱大自然的同时打开内心的格局,让孩子看到外面世界的美好,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不迷恋手机,而且还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孩子知道学习和奋斗的意义。

6、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聊天,避免孩子因空虚而玩手机

很多家长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为了工作而忽视了孩子,尤其是高中生,觉得孩子已经长大了,不需要陪伴了,其实,高中阶段的孩子学习作业重,压力大,恰恰是内存敏感的时期,缺少陪伴的孩子更容易出问题。

家长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到陪伴和沟通,平时多和孩子聊天,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内心有了保障,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不觉得空虚了,自然而然就不会迷恋手机。

现在,孩子们的手机瘾简直比成人还要重,家长刚下班回到家里的时候,就会帮助爸爸妈妈们拿鞋、拿包,然后帮着拿手机充电,等到插上充电器之后,大概率就会看到孩子们解开密码,开始玩手机,别管玩什么,只要孩子拿到手机就是开心的。

家长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机

1、约定使用手机的时间,当孩子要玩手机的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约好玩手机的时间。若遇到耍赖的孩子,家长也有理可依,可以让孩子养成按时玩手机的按时习惯,不能让孩子玩太久,要提醒孩子注意眼睛的休息,若孩子依然耍赖家长可以设置手机自动关闭程序。

2、培养孩子的运动爱好,运动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从中领会到合作以及技巧等。因此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个人运动爱好,让孩子参加身体锻炼,在运动中领悟到乐趣,同时结识更多的玩伴。

3、以身作则,很多家长自己也是“手机控”,整天拿着手机,没做好正确的榜样,所以孩子就有样学样。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要尽量控制住自己玩手机的频率,要以身作则,如果有工作上的需要,最好是避开。

4、控制孩子玩手机的内容,如果探究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最核心的是手机里面的内容,包括游戏/小说/视频等一些不利于小孩子健康成长的内容,所以当家长允许孩子玩手机的时候,还需要控制孩子玩手机的内容。

5、多陪伴孩子,假期不要天天宅在家,因为在家除了玩手机就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的,所以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也有助于孩子放松自己。同时,家长也可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这是提升亲子关系的重要桥梁。

孩子玩手机的原因

1、缺少父母陪伴,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感到孤独又无处诉求,而手机里丰富的有声有色的内容信息,冲击着孩子的视觉和大脑,孩子更容易对此感兴趣,沉浸其中而忘掉孤独、无聊和烦闷。

2、人际交往需求,处于学龄年龄阶段的孩子,正是与同伴交往的发展期,他们乐于和同伴在一起,在同伴的群体中找存在感。他们通过网络和同学联系、分享和进行着内心的对话,这是他们交往的需求和形式。

3、娱乐方式受限制,由于父母工作忙碌或者家庭教育意识匮乏,在孩子完成作业后,没有对孩子做有益的引导,孩子找不到其他可以代替手机的更好的事情,手机因此成为了最方便的选择。从这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孩子的课外生活是匮乏的,也可以说,父母在这方面没有做好引导。

4、缺乏自控能力,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机游戏,成人们都难以拒绝,更何况孩子?因此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缺乏管教。没有给孩子立好规矩,使孩子缺乏一定的规范和自我控制力。

孩子玩手机有什么影响

现在很多的孩子用眼不健康,大部分的孩子都存在着视力问题,以近视、散光最为严重。而很多孩子出现眼疾状况直接原因就是过度玩手机,长时间注视着发光的屏幕,对眼睛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降低睡眠质量玩手机是会上瘾的,如果得不到较好的控制,许多孩子躲在被窝里经常玩游戏玩到半夜三更,有时是控不住自己看连续剧、刷微博、聊微信等,“夜猫”就会出现,使精神更加抖擞,不愿意睡觉,严重影响睡眠,当身体和大脑得不到休息,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玩手机上瘾,只要不给孩子手机,就各种撒泼打滚,逼迫家长交出手机,弄得家长也是无可奈何,无计可施,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的情况,家长要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走出手机漩涡。

孩子玩手机上瘾家长如何正确处理

1、家长要做出榜样。孩子沉迷手机和家人是有很大关系的,很多时候都是受家长的影响,这时候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做出榜样,自己先远离手机,给孩子做出表率作用,这时候孩子看到家人放下了手机,自己也会不好意思,也就会主动的放下手机,这个方法也可以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2、多多陪伴孩子。孩子沉迷玩手机这样的现象中不是没有原因的,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缺少了家长的陪伴,现在的很多家长回了家就是看手机,忽略了和孩子的沟通和陪伴,这时候孩子缺少了陪伴也就会找手机来消磨时间。

如果家长能放下手机陪孩子玩,孩子又怎么会陷入沉迷手机的现象中去呢?这点值得所有的家长们去反思。

3、对于孩子来说,仍然需要把时间放在学习上,如果孩子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的话,那么非常容易上瘾。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且很多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仍然会想着手机里的内容。所以建议,父母一定要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心慈手软。

4、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玩手机的危害。孩子不可以经常性的玩手机,玩手机记能毁掉孩子的眼睛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危害,同时还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危害,如果孩子沉迷于玩手机,那么他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他会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我手机上,所以手机对孩子的危害是非常的大的。

小学孩子沉迷手机怎么教育

1、指导合理使用时间。与孩子商讨并制定适当的手机使用时间表,包括设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段。要确保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其他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等。

2、督促学习和社交活动。确保孩子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参与社交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习惯,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3、站在成人的角度看问题,总是难以理解孩子的世界如何奇妙。家长不妨多些深入了解孩子,探寻孩子喜欢的事情的趣味与魅力。一来可以听听孩子的倾诉,二来也能和孩子交流感情。

作为家长,也要告诉孩子电子产品是工具,不能让它们“绑架”我们的生活。在日常生活里,我们要给孩子做良好的示范,只要不囿于沉迷,孩子就能够把控好玩手机的时间。

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

1、社交隔阂。沉迷手机可能使孩子与现实生活中的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减少,导致社交隔阂。他们可能错过与他人互动、分享和建立真实关系的机会。

2、减少与他工人沟通的机会和时间。长时间使用手机,沉迷于手机的话,会减少与家人、同学的沟通和交流机会,影响人际关系和交流能力。

3、玩手机会减弱孩子学习的兴趣,如果把手机带到学校,孩子上课想的都是手机中好玩的游戏,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听课,时间长了,成绩也就慢慢的下降了。

4、现在网络上的骗术层出不穷,很多成年人都会被骗,更别说是未成年人了。青少年的心智不成熟,没有社会经验,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险恶,分辨信息的能力不足,很容易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