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青春期怎么进行心理疏导

男孩青春期的时候,内心往往是非常矛盾的,他们的身体方面逐渐有了较强的能力,因此想要尽快的脱离父母的管控,但是由于处世经验的不足,在很多时候又离不开家长的帮助,这样的矛盾有时候会给孩子造成困惑和烦恼,这个时候家长要及时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男孩青春期怎么进行心理疏导

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孩子之所以出现逆反心理,多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所以家长应该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增进理解,就可以减轻孩子的逆反心理。

建立轻松家庭氛围。轻松的家庭氛围,有利于缓解孩子在学习、交际等方面的压力,能够减轻心理负担。

让孩子自已独立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考虑问题欠缺,有很多地方想不了那么周全,从而致使很多事情就会做得不够好,所以总是会给孩子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主要是要看孩子的主见,假如这个时候与孩子产生对立,其实对孩子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只会增加孩子的叛逆心理。

青春期孩子最喜欢模仿父母,这种模仿和幼儿期与儿童期完全不同,这是一种有选择性的模仿,即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有利的则有意识去学。想教育好青春期孩子,榜样先行,只要你能用心去做,日久天长,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潜移默化向你学习。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家长要多用表扬、鼓励、肯定、赞许等激励方法教育孩子,学会欣赏孩子,学会换个角度看孩子;当然表扬孩子时要适时、适度,要真诚,不要夸大,不要过滥。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男孩青春期叛逆怎么教育

1、判逆期的孩子并不是只有追求个性,这个时候的孩子更需要朋友,更需要理解,而父母大多都能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判逆期的孩子喜欢和朋友谈心,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往,孩子能给父母说出心里话。

2、青春期男孩需要自己的私密空间,他已经不再是亦步亦趋的小男孩,他迫切需要证明自我的能力,父母要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只要不危及到个人安全以及社会安全,就让孩子自由去决策,最大限度地让孩子独立。

3、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家长要学会跟孩子聊天,不要认为孩子的世界很幼稚,对孩子的话题不感兴趣,不论孩子说什么,最好表现出很感兴趣,这样孩子才有跟你交谈的欲望。还有,家长应学会赞美,表扬孩子。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对青春期的孩子感到陌生了,原来言听计从,现在变得家长说什么都是不对的,原来低调寡言,现在变得烦躁不安,原来无话不谈,现在几乎没交流,这就是孩子的青春期来了,针对这样的情况,父母怎样和青春期男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怎样和青春期男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1、耐心倾听

在倾听孩子心声时,父母要与孩子保持目光接触,消除分心,倾听时切记开口,让孩子知道你在听着,不要一味地批评孩子。

孩子发脾气也是感觉父母不能够理解他,所以说,父母只有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才会愿意向你敞开心扉。

2、不要只谈学习

现在很多家长重视比较多的就是孩子学习好不好了,每次孩子回家,家长问的第一句话,基本都是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

试想一下,如果家长工作一天,回来孩子问你,今天有没有挨领导的批评,工作有没有做好,这个月发多少工资,父母也是不高兴的吧!

所以说,同样的道理,可以和孩子聊聊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今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这样才可以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3、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在和青春期孩子沟通过程中,一定要先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并且要向孩子表示理解,然后在加以引导。

青春期男孩子的表现:

1、反抗

男孩在此时期喜欢与家长逆着来,是叛逆的较常见的表现。青春期的男孩自认为已经长大成人,不愿意让老师、家长管束,感觉自己做任何事都对,且不听别人劝说;

2、偏执

青春期的男孩往往会盲目崇拜某一个人,或迷恋某个不真实的人,并为此做出疯狂的举动,比如追星的男孩基本上都集中在此阶段,而且会比较执着,也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偏执在青春期叛逆心理的表现中占有较大比重;

3、不愿吐露心声

男孩之前未到叛逆期时,有事情可能会与家长或兄弟姐妹诉说,到青春期以后更愿意自己一个人待着,一般不与别人交流心事,往往家长与男孩进行交流会表现得较为反感;

4、开始关注异性

这时有的男孩可能会早恋,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家长无需过于担忧,是男孩处于此发育期所表现出的特点。

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注意给孩子空间和自由,孩子才会更加独立的成长。

最近,我遇到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很焦虑,原因是他的青春期孩子变了,他说,小时候,孩子很听话,我们说什么他就干什么,到了青春期就变了,想法特别多,而且特别善变,比如 ,一会说不想上学了,一会说翘课踢足球、一会又说和朋友去逛街。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怎么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父母要做好“一个接受四个理解”,在沟通时要尊重孩子,像朋友一样平等地交流。

一个接受

我不再像过去一样能够控制和帮助你。

第一理解

你想要拥有并可以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第二理解

我允许你用你的行为来试探我对你的终极态度。

第三理解

我知道并允许:其实你只感觉这样不舒服,但你不知道什么是对的。

第四理解

我理解并允许你去探索和实践很多事情的做法。

青春期孩子的五大矛盾:

成人感VS半成熟状态

青春期的孩子,很想跟成人一样生活、思考。他们的身体已经长成接近成人的状态,但是他们的心理和大脑又相对比较幼稚、不够成熟。

开放VS锁闭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又想开放、又想锁闭。在10-14周岁期间,孩子的心理发育在心理学上叫做“心理封闭期”,这个阶段孩子慢慢封闭了内心,不会跟身边的成年人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和父母的交流也变少了。

精神断乳VS生活依赖

青春期的孩子,在精神上开始想要独立,不想被父母管着;但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还需要依赖父母,很多事情需要父母帮忙解决。

成就感VS挫折感

青春期的孩子在很多小事上会有成就感,但在大部分时候,常常充满挫败感,特别是面对学业压力的时候。

性生理成熟VS性心理稚嫩

孩子青春期的各种表现,身体发育是起因。这个阶段的孩子,性生理开始成熟,但心里对性知识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家长要注意和孩子交流青春期的感受,陪孩子一起看人类身体奥秘的纪录片和书籍,异性交往的策略和技巧等。

1、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2、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3、营造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只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男孩在青春期容易存在哪些问题

男孩在青春期的时候大多都会有着暴躁易怒的表现,仿佛脾气会突然大了起来,无论父母说什么都会触碰到孩子脆弱的内心。这个时期的男孩总是对父母不耐烦,听到母亲的唠叨或者是批评,他们只会觉得厌烦,从而就会控制不住地发脾气。

青春期的男孩经常会和父母出现对立的状况,父母想要采取强势的态度去教育孩子时,男孩会激发起内心的叛逆心理,甚至会破罐子破摔,做出很多父母不允许的举动,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长大了。如果父母不能和孩子好好沟通,那么就会导致情况变得更为严重,甚至会出现离家出走,或者是父母大打出手的现象。

青春期的男孩大多不愿意和父母进行沟通,他们似乎有了自己的小秘密,觉得父母不能够理解自己。即便和父母进行了述说,也只会招来批评和打骂。所以干脆就封闭了自己的心门,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这个时期的男孩觉得自己是孤独的,因为不被父母所理解,所以变得更加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