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偶尔打可以吗

有句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总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只要打就行了,只有打的多了孩子才会听话。这个想法肯定是不对的,经常打孩子会给孩子带来难以磨灭的身心伤害,有些家长就因此想,那孩子不听话偶尔打可以吗?

孩子不听话偶尔打可以吗

孩子不听话偶尔打一顿是不可以的,偶尔打孩子一顿可能孩子会因为被父母打了不服气,想要证明给父母看,孩子会注意自己的言行,更懂得约束自己。但父母可能会因此产生错觉,认为打孩子能让孩子变得更好,从而延续对孩子的惩罚,只要孩子犯错就打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第一次打孩子的时候是出于气愤之下对孩子动手了,结果发现打完之后孩子反而能够做的更好,以为孩子变化的原因就是家长打了孩子,之后每次都会对孩子动手,结果孩子表现反而越来越差。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偶尔打一顿不可取

1、会导致孩子的自信心降低

当家长发现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第一次把孩子打了一顿加上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会让孩子心里产生胜负欲,想要努力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不再挨打,这种心理会激发孩子努力达成所想完成的目标,但可能会给家长推断出一种错误结果,孩子不听话打孩子就行,打完就有用。

家长如果因此产生这种心理,认为孩子不听话了或是没拿到好成绩只要打一顿就好了,下次肯定能有所进步,孩子心理可能会因此产生麻木感,不论做成什么样子都会被打,孩子会失去努力的动力,家长就算再打也没用了。

而且不论孩子做成什么结果家长都会把孩子打一顿会导致孩子的自信心下降,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什么都做不好,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打孩子,确实能够对孩子产生震慑作用,让他警醒起来,少犯错误。但是,频繁地打孩子,孩子总是被强大的势力压迫着,提醒着他的失败,对孩子来说自信心就会被挫伤,没有动力去改正错误,家长打他就不会有用了。

2、孩子心里的愧疚感消失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犯错,多一些耐心,跟孩子好好沟通让孩子明白是错在哪里了,一些小的错误家长宽和原谅了孩子,孩子自身也会有所反思,不再让自己犯同样的错误。且家长宽容孩子也会学习到家长的优点,成为一个宽容温和的人。

但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对孩子动手,孩子可能会对家长产生惧怕感,甚至做错了事不敢跟家长说或是欺骗家长,家长的体罚孩子会不再进行自我反思,孩子心理会觉得自己虽然做错了事,但家长也惩罚过了,下次还可能犯同样的错误。

3、导致孩子心理压力变大

家长对孩子教育太过严厉会导致孩子在跟家长相处时心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增大了自身的心理压力,甚至在面对家长时会不自觉紧张,越害怕出错反而越容易出错。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打孩子,对“孩子不听话偶尔打可以吗”产生疑惑也能理解。教育的孩子方法有无数种,家长多了解多学习总能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选择打孩子对孩子进行体罚一定是不可取的。

孩子犯错时,家长最好不要动手,尽量无言自威。“顾名思义,无言自威,也就是让自己不要在有情绪时,去教育孩子,而是用冷静的态度,让孩子自觉去反思问题。

大多数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是非,有最基本的判断,他们之所以会反复犯错,只不过是年龄让他们达不到良好的自控,好奇心趋使他们尝试各种新事物,导致错误事件的发生。所以说,无声胜有声的方式,既可以给父母一些整理自己的情绪时间,也能静心观察孩子的态度和反应,从而更好的做出合理有效的判断。

给孩子温柔的爱

父母温柔的爱,可以带给孩子无穷的力量。当孩子学东西慢时,家长不能过于着急,因为着急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让孩子更怕去完成这件事。父母不妨给孩子温柔的爱,以不发脾气的态度对待孩子,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家里的温暖。

心里有爱的孩子,才会更有安全感,无论走到哪里,内心都是坚定无比的,因为他们背后有强大的父母做后盾。

给孩子鼓励

父母要给孩子积极地鼓励,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是需要父母给予鼓励和支持的,而不是打骂和打压,家长要及时给孩子信心和鼓励,比如当孩子学习进步或者拿到奖项时,父母可以设立一个小奖品奖励给孩子,这样孩子也会获得满足感。

要有耐心

很多家长对孩子大打出手的原因就是太着急,根本没有好脾气和耐心去等孩子改正,脾气上来直接打骂,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家长应该对孩子留有足够的耐心和好脾气,毕竟孩子还小,急脾气和打骂只会让孩子更加害怕不知所措。

父母养育孩子的目标,首先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当你以温柔的爱对待孩子的时候,他会在这个世界里,感受到最少的伤害,最多的善意,最浓的自信,最充足的安全感!

许多父母会感到疑问,惩罚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没有惩罚,也不利于孩子。只是惩罚孩子也有讲究,在方法上也存在着技巧。

孩子不听话如何合理的惩罚?

1、不要夺走孩子的权利

孩子一定会有喜欢的东西,例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不要孩子犯错就剥夺孩子看动画片的权利。孩子喜欢画画,犯错就一周不让孩子画画,诸如此类。剥夺孩子的最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这会给孩子很重的失去感。

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怨恨,更别说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孩子犯错后,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已经是对孩子最好的惩罚了。并引导孩子给孩子改正的机会,不要把惩罚与伤害叠加起来,这样的话孩子只会变得越来越差。

2、控制情绪

首先我们要做到,绝不因为情绪失控去打骂孩子。

不要说什么太生气了控制不住情绪这种话。如果在打骂孩子的时候,领导或甲方给你打电话,你也会对接起电话大吼一通么?相信你一定会立马调整情绪,展示出友好的一面。

所以,你看,你不是控制不了你的情绪,你只是潜意识里认可了”打骂是当下最有效的手段“。

我们都说,教育孩子要”温柔而坚定“,我们想要一个乖巧的孩子,我们自己就要首先做一个好情绪的父母。

3、寻找多种方式

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有很多,惩罚孩子的方法也很多,而打骂只是其中的一种罢了,隔离、冷静、提前约定、言出必行、奖励机制……比起打骂,一定还有更多孩子乐于接受,效果也不错的方法,关键在于我们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耐心去寻找。

孩子不听话可以打骂吗?家长需要心平气和去了解孩子,跟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从而给予慢慢的开导和教育。

1、父母经常打骂孩子,会让孩子变得脆弱。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会对父母变得疏远,因为打怕了,不管父母说得对或是错误的,都对父母唯命是从,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

2、在感情方面也会和父母渐渐疏远。在家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还会慢慢形成说谎的习惯。由于经常遭到打骂,身心受到伤害,孩子为了避免挨打,就往往会说出一些欺骗父母的话,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

3、有些孩子在性格上比较内向,父母在和这种孩子相处的时候,最好不要随随便便打骂孩子,因为他们砸性格上是比较敏感的,不愿意向周围同学和家人坦露自己的心声,如果经常打骂性格内向的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压抑。

4、用打的方式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的,只能是让孩子越来越叛逆不听话的,平时可以多用引导的方式,要让孩子感受到他做的是错的,平时再多说几次,这样慢慢的孩子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5、经常挨打的孩子很难树立正确的三观

每个孩子一出生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就像是一支画笔,父母在纸上画的是什么,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子。

从小在温馨有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对周围人充满了善意,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

而从小生活在打骂等负能量家庭的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往往是灰暗的,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理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