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就不能打骂了

孩子多大就不能打骂了?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对其教育,不建议以打骂的方式,因为这样会伤害到孩子自尊心,让孩子变得更胆怯。建议还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可以给孩子讲道理,摆明正确的态度,教育他该如何做是正确的,另外家长也要注意以身作则。

孩子多大就不能打骂了

1、三岁之内的孩子不能打

很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即使打了孩子也不会记住,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年小的孩子也是有记忆的,同时也会有不同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对于小孩子来说也是影响非常大的。

在幼儿时候的孩子,其实他们已经开始记事情,对他好的人他会记得特别清楚,并且也会埋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所以如果父母对孩子态度特别恶劣,那么会让他们深深的记住。在这个阶段千万不能体罚孩子,因为起不到任何的警示作用,还会让孩子对于自身的行为感到怀疑,甚至会出现羞耻的感觉。

2、6岁之后的孩子也尽量别打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他们的自我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完善。自信心也不断的出现,已经知道了一些小道理和是非,这时候如果打骂孩子特别容易伤害到孩子自尊心,让他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

在这个阶段如果对孩子打骂,这种影响会伴随他们一生。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捣乱是因为他们的一些心理需求没有很好的满足,也可能是由于父母的一些行为不正确而造成,一定要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讲述,满足了孩子的需求问题,这时他就不会捣乱。

3、12岁之后的孩子更不能打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是特别倔强,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想被家长过分的管束,想要自己独立,总是用家长不喜欢或者是不习惯的方式和家长说话或者相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发脾气,容易生气,不听话,和家长对着干。

其实这是成长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间,打骂对于他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还会让他感觉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教育孩子为什么不能打骂?我认为教育孩子不应该打骂,首先孩子属于在学习的阶段,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行为,教育者应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耐心引导,而非打骂。

教育孩子为什么不能打骂

1、自尊心较强

这类孩子天生自尊心强,稍微遇到一点伤害,就会想不通,要么离家出走,要么选择走极端。

2、丝亳没有自尊心

这些孩子已经养皮了,无论你怎么打怎么骂,他一脸的无所谓,这类孩子打骂都不起作用,对家长来说,仅仅是泄愤,对教育孩子没有意义。

3、单亲家庭的孩子

这类孩子跟有无自尊心无关,这类孩子的家庭情况特殊,打了他(她),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人关心关爱,长此以往,容易养成严重的自卑心理,对孩子的成长不好。

4、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的孩子

这类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疼爱,心里有一种遗弃感,当遭到打骂时,遗弃感会更强,从而产生冷漠、产生消极情绪。

教育孩子为什么不能打骂,有没有更好的教育方式

1、要对孩子有足够的爱心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属于内心不高兴,比如在外面打麻将输钱了,比如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了,回到家,又看见孩子不听话,于是,马上火从心来,以此来教育孩子。

这种不是从“爱孩子”的立场出发来教育孩子,会让孩子不知所措,即使孩子不反抗,但孩子内心并不温暖,孩子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接受。所以,要从“爱孩子”的立场去教育孩子。

2、用自己的行动示范去教育孩子

你比如劳动,让孩子去洗碗,你自己都怕洗碗,反而逼着孩子去洗碗,这样就不好。正确的做法是,你自己开心地去洗碗,孩子看见了,他会心痛父母,他舍不得让让父母洗碗,自己就去洗碗了。

总之,要让孩子不懒,自己得先做一个勤劳的人。

3、语言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分夸张

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不能随便说话伤害他,即使他犯了错,应该根据他犯错误的大小,恰如其分地批评,大错误大批评,小错误小批评,做到合情合理、恰如其分,不要整天念过不停。

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因为打骂孩子的话,就会容易变得比较情绪化,你情绪化的时候,孩子也会跟着你,被你影响的也非常情绪化,情绪化的话,会变成的不理智,很多时候就不讲原则也不讲。方法就只讲情绪,不高兴就骂人,也不不去管,要不要怎么去解决这件事。

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1、打骂教育孩子是一种社会陋习或恶习

一个学生喜欢可以通过诉诸暴力来征服自己孩子学习的人,可想而知对方的大脑使用肯定是不够的。

因为使用暴力,很方便,不需要思考方法,不需要考虑对方的情况,不需要考虑后果,只要手脚都能用。方便,快捷,简单,粗糙都能解决问题。所以很多人,喜欢使用暴力。

2、打骂教育孩子是种情绪的发泄

对于一些亲朋好友,上司公司同事等外人面前,可以通过伪装的很谦逊,脾气温和。但是我们对于一个孩子,却常常不自觉地表现出他们自己的弱者情绪。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对于他们可以知道,即使是打骂了孩子,孩子也不敢也不会产生怎么样。所以我们容易出现因为自己孩子出了点小错,就借机打骂,并自以为正义,对他人作为解释是棍棒教育。

其实,打骂孩子,只有父母自己的情绪,无法控制。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父母有一件很惊讶的事情,孩子应该能够逃脱灾难。

3、打骂教育孩子是对孩子的摧残

一个从小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那么他们基本上不知道如何去爱和交流,也不能感受到爱。因为在他们眼里,爱是责骂,这是他们父母给他们爱的方式。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殴打是爱的命运。

由于常被打骂,自己的感受从不被接受,孩子就逐渐发展缺乏感受到了别人感情的能力,所以对于孩子更加容易进行表现冷漠无情。

被打、被骂的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无情,意识到自卑的人格,学会手段的粗暴,最终形成更多的暴力对抗或更多的自卑软弱。

一、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打骂必不可少。

奖励和惩罚,是教育的必要手段。没有惩罚只有奖励,会让孩子没有界限感,可能会为所欲为。惩罚的方式有:精神惩罚、物质惩罚、身体惩罚。

骂就是精神惩罚的一种形式,打是身体惩罚。

二、打骂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进行,不能由父母随意实施。

打骂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父母发泄情绪方式,所以打骂必须严格制度程序。例如犯了什么错误才能打?应该怎样打?什么时间打等等,事先必须经过孩子认可,并且这些条款对家庭所有成员都一视同仁,并不仅仅针对孩子。也就是说,父母犯了错误,孩子同样可以对父母进行打骂。

三、打骂要慎用、少用,只是一种威慑的手段,不能成为常态。例如,我家规定。第一次犯错误时,哪怕是把天捅个窟窿的大错误,只是口头警告:你错了,下次注意,也就过去了。不能发脾气,更不能打、不能骂。

同样的错误第二次犯的时候,是严重警告,也是口头说:你又犯了同样的错误,要注意不要再犯了。也就过去了,仍然不能发脾气、不能打骂。

只有同样的错误犯第三次时,才能打。并且怎么打、打几下,实现都是有明文规定,全家包括孩子,都是一致认可的。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按照实现规定的方式打。

四、这样的打骂,在我们家里极少执行。这样做才是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不是父母发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