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关小黑屋的影响

孩子不听话关小黑屋,是一些家长惩罚孩子的做法,可能是因为家长觉得打孩子不好,于是就把孩子关到小黑屋里,让孩子面壁反省,但是惩罚孩子把孩子关在小黑屋就好了吗?其实关小黑屋对孩子是有很大影响的。

孩子不听话关小黑屋的影响

有一些孩子10多岁还因为爱做噩梦或者非常怕黑、胆小,不敢自己单独睡觉的情况。

在询问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时,绝大多数都曾经有过被关小黑屋的经历。这种既不打也不骂的惩罚方式已经算得上是一种冷暴力,家长对孩子实施的这种冷暴力会严重破坏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和陪伴,即使是在犯错之后,父母为了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而把不听话孩子独自关小黑屋,孩子也能体会到深深的恐惧与无助,并且体验到被抛弃感。

这些负面的感受威力巨大,一次或者两次就能够让孩子安全感缺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即使成年之后也无法建立强大的内心,最终变得唯唯诺诺或者成为讨好型人格。

让孩子变得胆小人天生对于黑暗就会产生恐惧感,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如果因为孩子不听话关小黑屋,孩子所体验到的害怕和恐惧是非常强烈的。

这种惩罚方式能让孩子迅速服软,下次再也不敢犯,孩子并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不过是因为害怕而收敛自己。

长期如此,孩子会变得谨小慎微,做任何事情都会畏首畏尾,变得胆小懦弱。

其实,想象一下,孩子还小,在小黑屋中没有灯,害怕、无助、孤独,可能一个成年人都没有办法忍受这种痛苦。之后,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那将是孩子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许多被这样惩罚过的孩子,未来都会对黑暗充满着有恐惧。

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小孩子学习的对象,所以家长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动。当我们教育小孩子不能玩手机,或者不能浪费等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自己先做好,这样在孩子心中也能树立一个有威信的父母的形象。

其实有一些小孩子是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更加关心,孩子的心里想的是什么,了解孩子的内心,从而能更加正确的引导孩子。

1、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谎,往往站不住脚,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态度更加强硬。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更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2、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独。

3、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东,他偏要西,存心让家长生气。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4、粗暴

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作用。

5、怪僻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以后,还硬要孩子认错,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怪僻。

6、喜怒无常

有的家长打过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变得喜怒无常了。

家长期望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恳切希望孩子的家长,不要打自己的孩子。

孩子不听话脾气大,性格急躁,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会从哭、大哭,发展到尖叫、踢人,躺地上打滚,甚至看上去呼吸困难,一副会崩溃的样子。 大人也不用特别惊讶,这本来就是孩子学习应对挫折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是孩子们需要长期习得的技能,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不听话脾气大怎么办

1、平时相处,要积极关注孩子

养成良好的温和的互动习惯,让孩子总是感觉会得到积极的态度,比如爸爸妈妈奖励的言语、真诚的关注和务实的赞美。

大人首先不要心情好的时候耐心温和,心情差的时候暴躁严厉。本来孩子还指望你帮他平复呢,结果你比他脾气还大,就完蛋了。

2、在小事上让孩子感觉自己有决定权

比如提供选择时可以问 “你想要橙汁还是苹果汁?” “你想在洗澡前或洗澡后刷牙吗?” , 但是避免问 “你现在想要刷牙吗?”。

因为答案几乎很肯定,通常是“不想”。 如果提供了选择, 要言而有信,别老说话不算数。

3、整理物品,把引起冲突的东西搁置

眼不见为净,极大降低你们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当然,这招不总是灵,尤其是出门在外。

每个小孩都有不同的软肋和命门,你要安抚他缺乏把握,就少带孩子参加聚会,或者找人帮忙让孩子留在家。

4、提供备用选项,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提供备用选项,代替他们得不到的,孩子注意力相对短暂的缺陷,爸爸妈妈马上很起劲儿的关注其他新的事情,以取代刚刚令人沮丧的选择,或禁止孩子做的事情。

要不就带着孩子尽快离开事发现场,换个环境,比如从屋里去院子里,或者从一个房间换去另一个房间,知道他喜欢什么,迅速按下其他兴趣按钮。

5、设定环境,引领小孩发展自己能力

带着孩子跟大人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先从简单的片段开始,不时设定孩子能够达到的目标,让他增加耐心,感受自己的能力。赞美他们的努力,但是别空洞的乱夸一气,让孩子为自己能做的事感到具体、不断升级的自豪。

孩子不听话大人控制不住情绪就会对孩子责骂,导致孩子仇视父母,酿成不必要的错误,经常责骂孩子,其实是把孩子放在父母的对立面。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也会生气、不安和恐慌。孩子为了维护自己,会产生逆反心理,时时和父母对着干。甚至,孩子长大后会把父母当成仇人。

孩子不听话大人控制不住情绪怎么办

1学会和孩子沟通

家长总是固执己见,坚持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而孩子也是不屑一顾,完全不顾家长的感受,独来独往,两个人就这样互不交流,肯定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

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然后再根据孩子的需求去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这样对家长和孩子都好

2、让孩子自由发挥

如果孩子总是按照家长规定好的去做,即便之后真的变得优秀,但是孩子的心理肯定也是不健康的,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阴影。

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给孩子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最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给孩子安排一个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做到让孩子自由生长。

3、学会自我调整、了解自己和孩子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吼叫的父母往往都是急性子,如果孩子是个行动迟缓的人,那么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你和孩子的行为相匹配。

同时也要了解孩子不同年龄的特点,从而理解孩子的表现,尊重孩子循序渐进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一味的消极批判,克制自己的情绪也很重要。

4、记录自己的回应

通过吼叫时记录与孩子对话的回应,可以帮自己了解与孩子的行为模式,清楚自己哪些行为是无效的,从而反省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5、接纳孩子的行为

与其在吼完孩子后悔、自责,还不如改变自己的想法,多鼓励自己,当孩子有不恰当的行为时,不要马上指责或者批评。

给自己情绪一个缓冲期,避免用自己的权威把孩子当作出气筒,从而接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