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应该都清楚,只要俩人一在一起,矛盾总是不断,有时还会因为一个玩具而大打出手。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要稳定情绪,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那么,家里两个孩子打架家长怎么处理呢?
家里两个孩子打架家长怎么处理
1.孩子之间有矛盾很正常
二胎家长首先要持有的一个观点是,不要指望两个孩子之间每天都和和睦睦,你亲我侬,从不打架。就算是牙齿都有咬到舌头的时候,更何况是两个正在慢慢成长的孩子。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生活一定会有矛盾,大到带谁出去玩,小到一块蛋糕上唯一的草莓给谁吃,中间还有无数个片段:放着一大堆的玩具不玩,两个小家伙偏偏要抢一个玩具;妈妈抱着一个宝宝,另外一个便会吃醋生气;姐姐有了漂亮的公主鞋,妹妹也一定要一双一模一样的。诸如此类的琐事数不胜数,家长要接受孩子之间有矛盾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一旦接受了,心态才能变得开放容易接受其他事情的发生。
2.小冲突父母没必要出手
当娃真的撕扯起来时,家长要迅速做个判断:他俩会不会弄伤彼此?如果跟本没有严重到那种程度,建议不要冲过去帮孩子解决。有时候孩子之间不过是小冲突,爸妈过去反而让事态变得严重,家长可以在一边静观其变。即使孩子过来互相告状,也不要把自己当做法官,他们之间的矛盾,让他们自己学着处理更好。
3.不过度偏袒尽量公平
如果需要家长干涉的时候,一定要事前询问好孩子们打架的原因,公正地处理问题。如果家长无原则地帮老二,老大就会心理失衡,可能会偷偷把负面情绪发泄在老二身上,也会纵容老二利用年龄优势“狐假虎威”,激化两个孩子的矛盾。家长应帮助出现问题的孩子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道歉,使两个孩子形成知错就改、理解他人的性格,如此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4.组织有理智的孩子进行谈判
在大一点的孩子之间,你总会发现他们的冲突来自相同的原因。这就要挑一个心平气和的时候,组织他们进行一次谈判,让他们共同谈判出一个大家认同的规则。也可以直接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比如,哥哥如果用电脑是为了查资料,想玩游戏的弟弟就要排队等着;如果哥哥是在玩游戏,十五分钟后就要让给弟弟。这样一两次以后,他们就会懂得如何通过协商来解决冲突,而不一定非要拉扯推搡,用武力解决。
家里两个孩子打架家长怎么处理,如果是小打小闹的问题,建议家长不要随意插手,如果必须要插手,那就要做到公平,才能更好的把问题解决掉。
打架属于暴力的方式,不应该存在于小孩子之间,家长发现了两个小孩在打架,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发火,而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用平静的态度震慑他们,他们觉得进行不下去了,然后再单独谈话,了解原因,帮助孩子分析,让他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要采取合理正当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两个小孩子打架家长怎么处理呢?
两个小孩子打架家长怎么处理
1、公平处理,具体事情具体对待
如果我有两个孩子,他们打架了,我会像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那样,先调查,再处理。孰是孰非,公平公正,没有偏袒,没有宠溺,并就具体的事情,教给他们协调的办法。因为任何的偏心,尤其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对被忽视者,是一种伤害;对被偏袒者,也是一种伤害,最终的结果,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家长要合理处理这件事。
2、让他们自己学着处理,大人最好少插手
孩子之间的事情,要学着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要告诉他们,要学会坚强,勇敢,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不要怯懦,勇敢面对一切,要有一颗勇敢的心,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面对阳光,春暖花开。
3、先平静他们的情绪,然后再和他们分析、说理
首先要明白一点,小朋友打架大部分时候都是在争夺某个东西,玩具、食物、一个位置,都会成为她们争夺的点,表面看是为了某个具体的事物,其实从深层心理需求分析,还是为了满足“我是宇宙中心、全世界都该听我的”的控制欲。每个生命都是从一个自然人,慢慢向社会人发展进化的过程,而孩子大多时候都是被自然性所掌控的。我们应该分两步做:第一步,在冲突发生的当时,不去评判和说理,那个时候你面对的是两只失控的小魔兽,他们需要的是平复情绪,找回理智;第二步,拥抱他、理解他、安慰他,同时帮他们用准确的语言讲述刚刚发生的事情,并替他们说出当时的感觉、帮他的情绪命名。
4、了解原因,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我会让两个孩子分别讲述打架的原因,然后反省自己不对的部分,并且要因为自己不对的部分向对方道歉,看看对方能不能谅解,一般道歉了,都认识到自己错误了,矛盾就解决了。通常让孩子讲述打架原因的时候,孩子都是说对方不对,看不到自己不对,这时,家长一定要强调,找自己不对的地方,因为每个人只要能管好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就可以了,通过这么劝架,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两个小孩子打架家长怎么处理?家长要公平合理地应对这种情况,同时事后双方稳定情绪之后,还要认真了解事情的原因,帮助孩子看清自己不对的地方,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多数的情况是鸡飞狗跳的,孩子打架吵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千万不要把这些事情看的过于严重而狠狠的责备孩子,而应该注意平常多培养两个孩子之间的情感,润物细无声,从日常点滴小事让他们彼此感受到手足之爱。
家里两个孩子打架最好的处理
父母首先要了解为什么打架,可能有的时候孩子没法描述清楚,但是父母是监护人,不可能永远都不了解孩子为什么打架,而且父母也应该能够根据孩子的性格猜出一些打架的原因,绝对不能有各打五十大板的这种心态,这样对两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利。
比如,如果是因为抢夺玩具而打架,那么这个玩具到底是谁的,最好的做法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玩具,当然从经济上考虑可能在一些家庭不现实,但是如果大宝非要从二宝那里抢一个自己已经不再喜欢的小宝宝的玩具,就很有可能是因为父母对待两个孩子的方式有问题,使得他对二宝产生了嫉妒。
这个时候,父母也绝对不能跟大宝说,你是哥哥要让着弟弟之类的话,因为那些东西天然就是大宝的,是因为二宝的到来才需要跟别人平分的,所以对于可能大脑认知还没有发育到较高程度的大宝来说,跟他讲要爱护弟弟,分享的意义是没有价值的。
对于两个孩子间的争端,父母要充分同理孩子的感受,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情绪无论如何都是被父母接受的,而自己的不恰当言行是不被接受的,但是无论如何,父母都依然爱孩子,在任何情况下,绝对别当着一个孩子的面责骂另外一个孩子,那样孩子的心灵会受到创伤。
两个孩子打架之后,为了避免冲突升级,我们应该是将两人先分离开,前提是保持自己的理性,不让情绪带入其中,不责备、指责任何一方。
让孩子情绪释放。比如在两个单独空间的孩子,可以随意的做些什么,以发泄自己愤怒的情绪,让孩子有时间处理一下自己的感受。这个时间里,我们对孩子说什么道理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请家长要用包容与关爱的语气告诉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让孩子发泄一下。
孩子闹矛盾时,这几件事妈妈不要做
1.一味袒护小宝
老一辈观念就是,大的必须要让小的。可凭什么呢?也许大宝自己还是个未形成完整人格的孩子,怎么能让大的一味地牺牲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呢?而且有时候是小宝主动挑起矛盾,当然,也许小宝是无意识的。
但是,两个孩子一有矛盾,妈妈不分青红皂白就责怪大宝,只会让大宝变得委屈。就算不是小宝告的“黑状”,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大宝自然而然会把怒气迁怒于小宝,觉得就是因为小宝的存在,才导致自己经常被训斥。久而久之,大宝对小宝的怨恨大于喜爱。
另一方面,小宝从小都在妈妈的偏袒中生活,会养成唯我独大,目中无人的骄傲性格。在为人处世中,觉得大家都应该让着自己。只要一出事,肯定不是自己的错,这对小宝性格的形成百害而无一利。
2.习惯做判官
当两个孩子有了矛盾,很多妈妈会上前评理做判官,分出个你对他错,并要求错的一方先道歉。可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孩子之间的矛盾很少是能够用道理说清的。比如,大小都在抢一个玩具,大的说“是我先拿到的”,小的说“我刚刚还在玩这个玩具,只是去拿另一个玩具过来一起玩”。作为妈妈,怎么断案呢?
家是最不讲道理的地方。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因小事而起,这些小事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是非对错。就像两夫妻,谁能说谁完全没错吗?道歉的一方无非是更爱对方而已。所以,妈妈习惯做判官,会让孩子凡事都要争对错,出了矛盾就找妈妈评理,只有对错没有包容和爱。
3.两人一起受罚
既然两个小孩吵闹闹矛盾,也无法分出对错,那就一起受罚好了。可是,孩子之间矛盾不断,妈妈不能每一次都让两个孩子一起受罚吧。如果罚得不痛不痒,孩子不长记性,反而变得无赖皮厚。如果罚得太重,会让孩子今后只会压抑自己的想法,或是有矛盾不敢大声说出来,只敢默默地消化。
而且,妈妈用惩罚的方式“教育”两个孩子,并没有让孩子真正意识到两人产生矛盾的根本点在哪里,只是治标不治本。同时,本来两个人的战争,最后妈妈加入,变成三个人的矛盾。
兄弟之间争玩具,妈妈让两个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我的身边居然还有这么理智和精明的妈妈。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同事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里面玩,我们大人很惬意地聊着天,小孩子们也玩的很开心。不过,还没清净一会儿,同事家的个儿子就因为玩具而争吵起来了,小儿子因为没有夺得玩具而哭得很凶。
我本以为同事会教训她的大儿子一顿,让他把玩具让给弟弟,因为大多数父母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呵斥老大,说他不懂事,不知道让着弟弟等。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这位同事却非常的理智,先是询问了大儿子的情况,发现是小儿子在无理取闹之后便没有再插手,而是让他们两个人自己解决。
小儿子看妈妈不帮他说话之后,于是就开始很礼貌地求哥哥把玩具给他玩一玩,而哥哥看弟弟向自己服软之后,也非常懂事的把玩具让给了弟弟,之后又一起高兴地玩了起来。看到这一幕之后,瞬间就对我同事充满了敬佩之心。
孩子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时候,有一点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跟别人打架了,家长不要着急责怪孩子,要先问清楚孩子打架的原因,再根据情况解决问题,为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
孩子打架家长正确处理做家长的怎么办
1、家长保持冷静,适当做旁观者
家长只是引导者,绝不干预孩子。孩子之间的打闹是很平常的,要把自己当做旁观者,不要立马参与进去判断是非对错。家长们应该静观其变,避免冲突升级就可以了。
2、面对矛盾,让孩子自己解决
打架的原因往往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孩子可以解决的,那就交给孩子自己解决,孩子之间的争吵如果最后是由家长出面解决的,相当于剥夺了孩子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能力就会变弱。
3、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之间都是很单纯的,置气打架很有可能只想到了自己,而没有考虑对方的想法。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4、矛盾升级,及时制止
孩子的行为往往缺少分寸和力度把握,应该第一时间制止孩子的行为,家长在把孩子拦下后,应该让两个人都冷静下,让孩子自己思考这个问题。
5、面对冲突,公平对待
耐心听完两个孩子的解释,找出争吵的开端和原因是什么,绝不偏袒任何一方。孩子的矛盾,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协商处理,达成和解。
孩子打架怎么跟对方家长沟通
1、避免先入为主
通过讲道理和讲事实的方法来进行沟通。如果通过先入为主,想要打人者的家长承担责任,可能会引起打人者家长的反感,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如果通过讲事实的方法,可以让打人者家长更容易接受这个结果。
2、责任平摊
在沟通时,尽量不要把责任归结于一方。孩子之间发生打架事件,就大多数情况下来说,双方都有一定的责任。如果把责任都归结于一方,可能会让家长产生心理上的抗拒,最终达不到和解的目的。
3、说话委婉
和对方家长一起理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原委,以委婉的方式告诉对方打人的责任和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方法可以理清楚事情原委有利于明确打架的责任,可以一起得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4、和平交流
在与对方交谈的时候,需要照顾对方的看法,不要让对方处于尴尬的境地。如果让对方处于尴尬的境地,可能会让打人者的家长不会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错失解决问题最好的机会。
5、道歉行为正式化
在打架事件处理过后,孩子之间需要一个正式的道歉。这个道歉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打架的问题,也避免了以后的错误再次发生。
孩子打架如何正确的引导
1、让孩子自己去处理
打架属于冲突事件,虽然比较难解决,但孩子将可能会面对社会中更多的冲突,那么,与此相比,小时候的打架则显得像“过家家”似的微不足道。那么,到时孩子能否承受并完美地解决所发生的激烈冲突,就要看他小时候面对冲突时,是如何解决的,有没有独立承担一切的能力。
所以,当孩子与人打架后,只有让他自己去处理。让他不断地摸索出来与人相处的方法,他成年后才会与人建立恰当的互动关系。
2、问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听说孩子打架时,要先问清楚孩子打架的原因,比如,为什么动手,起因是谁挑起的,千万不要啥都不问,对孩子就一顿胖揍,或是立即去责骂对方。要知道,有时孩子打架,是出于“正义”的出手。
而且,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打架后的教导,会让孩子印象更深。所以,合理的教导,会让孩子警醒,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一个聪明的家长,一定不要因为心急而错失最佳的教育时机。
3、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性格
打架看似小事,却影响孩子性格的成长。所以,家长引导要把握好“度”,可以说我们既不愿孩子当“狼”,也不忍心孩子当“羊”。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孩子意识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让孩子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学会解决事情的正确方法。
4、不要掺杂成年人之间的利益
小孩打架的对象,可能跟自己有一定的利益关系。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管孩子是否对错,家长都会指责“自己的孩子。家长这么做觉得是给了对方家长面子,但是如果把这种利益传达到孩子的世界来的话,不仅让孩子受到了委屈,也对孩子造成了心理阴影。孩子会变得不信任自己,而且可能会鄙视自己。
所以小孩打架的时候,不要掺杂太多的成人利益,让孩子自己保持自己的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