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别人对她好,也觉得是应该的,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孩子的这种性格会把孩子局限在小我的牢笼当中,看不到更广阔世界的美好,也没法与更多的人产生温暖有爱的联结。那么,不知道感恩的孩子怎么教育?
不知道感恩的孩子怎么教育
1、父母给孩子做榜样
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经常表达感谢、感激和感恩,孩子自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比如,爸爸经常向妈妈表达感谢,感谢她做家务的辛苦,父母经常对长辈表达孝心,以及感谢孩子为家庭做的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些大大小小耳濡目染的身教,要远远胜过耳提面命的讲大道理,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
2、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不懂得感恩的小孩,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特点为:不懂得为别人换位思考。他们做事情不考虑后果,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只要自己觉得开心就好。所以,家长要教会小孩学会感恩他人,就要让小孩懂得换位思考,让小孩在做事情的时候,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等小孩学会换位思考的时候,他就会懂得别人的感受,也会明白别人对他的好。
3、让孩子多经历一些磨难、挫折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条件太好了,父母们帮孩子扫清生活中的障碍,孩子体会不到人生的艰难。当孩子经历的磨难多了他们才会懂得,现在生活的不容易,然后也会懂得感恩。
为什么孩子不知道感恩
1、家长对小孩毫无底线的溺爱
小孩为什么不会懂得感恩呢?对于这点家长要进行自我反省。如果家长对小孩无底线的溺爱,小孩不管想要什么都会尽自己所能地去满足小孩。由于小孩从小到大,跟家长索取都非常轻而易举,所以小孩也不会懂得去感恩和珍惜。
2、父母并没有以身作则
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你这个老不死的”。有一部分父母在对待自己亲生父母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来这种极不孝顺的状态。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行为,会对于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而孩子受到这种行为与话语的影响,也会有模有样的学习,让这种不孝在心底里慢慢扎根,自然而然父母不管怎么教育,也无法摆脱他们对于父母行为的印象。长大之后,也必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同时也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不知道感恩的孩子怎么教育,感恩教育不是简单让孩子说些好听的话,而应该渗透在平日的潜移默化中,家长的榜样尤为重要。父母以身作则,对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表达感恩,也会影响到孩子。
现如今很多父母总喜欢惯着孩子,什么事情都由着孩子来,孩子想要吃什么就吃什么,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甚至有的孩子在家庭中受到过度的溺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慢慢的他们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非但不懂得感恩,反而变本加厉。那么,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教育?
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教育
1、让孩子多经历一些磨难、挫折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条件太好了,父母们帮孩子扫清生活中的障碍,孩子体会不到人生的艰难。当孩子经历的磨难多了他们才会懂得,现在生活的不容易,然后也会懂得感恩。
2、从日常生活中出发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环境,孩子的思想、行为习惯很多都是从家庭生活中而来的,因此,父母就需要把握好日常生活的这一契机,让孩子在日常中学会识恩、知恩,从行为上培养他们的知恩图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表达感恩的方向有很多,比如父母的爱、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人的鼓励、长辈亲人的喜爱、受到的礼物等等,都需要孩子懂得去感恩和回报的,家长们可以抓住每一个生活的小事,为孩子灌输感恩的思想。
3、树立一个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好的榜样。如果他看到你的慷慨行为,他也会想做同样的事。所以,如果你正在向福利院捐赠衣物,此时让你的孩子知道你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4、强调礼貌的重要性
“谢谢”是一个很简单的短语,但它会让一个很小的行为和对方感知方式上有很大区别。起初,这些话可能只是出于习惯或是你只是在表达“我们说什么?”但最终,他会明白这个词背后的含义。谈谈为什么告诉别人“谢谢”很重要,有一点一定要指出,就是当有人对他说“谢谢”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如何感觉良好的。
5、不要过分宠溺孩子
“有求必应”是当代父母们常见的一个通病,我们都想给予孩子最好的,不希望孩子有一丝丝的不愉快,而这却养成了孩子索取无度,以自我为中心、骄纵蛮横的性格。因此,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懂得“适度原则”,明确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要赏罚分明不要事事都宠溺着孩子,该拒绝的时候,就应该拒绝。
6、经常向孩子诉苦
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可能会经常给孩子诉苦,告诉孩子自己挣钱是多么的不容易,以此来告诉孩子要懂得感恩,好好学习才能配得上自己对他的付出。其实这种表达方式对孩子来说是不可取的,这种情况下,孩子虽然会对父母心存感恩,但是他可能还会一些自责的心里,他可能也会觉得因为自己加重了家里的负担,这样就相当于给孩子带上了枷锁。
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恩教育非常的重要,而这就需要家长们从小就为孩子培养感恩的意识;从日常生活中出发,让孩子学会识恩、知恩;注意利用节日的效应,让孩子懂得如何去表达感恩之情,培养好孩子日常的礼貌用语。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虽然没有了生活的艰辛,但是我们一定不能让孩子忘记感恩父母感恩身边所有的人。如果孩子失去感恩那么我们的教育就算是失败的教育了。所以面对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怎么教育就是现在很多问题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怎么教育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
俗话说,孩子实际上是父母的反映。父母不能只问孩子该做什么,还要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孩子心理暗示和影响。当父母收到孩子的帮助或礼物时,也要适当地感谢和鼓励孩子,让孩子体会到给予的快乐。
第二适当地在孩子面前表现软弱
父母可以是保护孩子的参天大树,也可以是孩子面前的小树苗。
如果父母总是提前做每件事,孩子将永远没有机会开始。久而久之,他习惯了接受,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应该先满足他,什么事都不应该由“我”去做。
父母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让孩子尽其所能,让孩子明白别人的帮助是一种恩惠,不是理所当然的事。
第三别抱怨了,现在开始表达感谢
旧衣服坏了,妈妈在孩子面前大喊“这是垃圾”。后来,当她听说孩子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时,她一起大喊“这是垃圾”,这让母亲开始反思,并立即改变了态度。她对坏掉的洗衣机说:“谢谢你这么多年来帮我们洗衬衫。”
从那以后,这位母亲给了任何人说“谢谢”的机会,无论他是收银员、配偶还是孩子,以身作则,停止抱怨,开始表达感激之情。孩子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学习,感激他们所拥有的,以及他们所拥有的。
第四对待孩子,要养尊处优,但不要过度
不要对他们的需求做出反应,也不要牺牲自己。要学会放手,愿意让孩子受苦。很多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从不让孩子受苦。但孩子们是在经历和尝试中成长的。如果父母能放手,愿意让孩子受苦,允许孩子在生活中犯错,并纠正和引导孩子改正,孩子就能体会到父母的困难。
教会孩子感恩父母一直是亲子教育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我们要建立孩子健全的人格,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所以父母一定要把孩子的感恩教育当做重中之重来对待。
家庭教育重要吗?当然很重要,这决定了你将拥有一个什么品质的孩子。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孩子本质不坏,就是不知道感恩”,其实孩子是受到了很多的影响因素才会不知道感恩的。
养的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办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和父母有直接的关系的。您承认不?您的孩子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是不知道感恩的吧,怎么也是要长到一定的年岁才能看出来不是?因此上,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决定这个孩子性格的。
所以,您不愿意承认,但是也要说,就是您的教育不到位,才使得孩子不知道感恩啊。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您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有的家长说,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心力,可结果换来的却是,孩子不懂感恩。现实中的例子恐怕不在少数。
物质层面的给予和帮助是一种爱,给孩子从小树立和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独立,乐观向上,健全的人格心理和处事的行为规范,也是一种爱,相比前者,考验家长耐性的同时还要有更多的智慧。
给人于渔,比直接给鱼,更有持久性和长远性,哪怕平时洗个碗,扫个地,都能让孩子参与进来,体会劳动的不易,学会珍惜和向上。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不太明白,实践的过程中虽然有痛苦和迷惘,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她)一定会明白父母的用心,前期的不理解甚至怨恨,会被认同和感谢所消融。
家长越什么事都帮着孩子,甚至惯着宠着,不放手,孩子的依赖性就越大。如果有一天你帮不动了,帮不了了,孩子就会怨恨不满,甚至责怪,这就是人性,习惯了轻松得到,却突然失去的心理。
所以,留一点爱给自己吧!多累呀!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尽自己所能。至于孩子是否感恩,你做了该做的,说了该说的,就不需要再抱着一颗所谓付出必有回报的功利之心了。
碰到不孝顺、不知感恩的孩子,怎么办?有什么建议吗?
不是家长会碰到“不孝顺,不知感恩”的孩子。而是家长自己把孩子“养成了”不孝顺,不知感恩。
所有的孩子,都是家长亲自“塑造”的。你有什么样的“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教育”,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
家长先问问自己“孝顺”吗,“知道感恩”吗?
可以肯定的说,你的孩子不孝顺你,一定是你就没有孝顺你的父母。是你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你的孩子。
从这一点看下去,这样的家长该有多么自私。自己不孝顺父母,不知道感恩于父母,凭什么孩子就要孝顺你,感恩你。当你带着这样的想法养孩子时,对孩子公平吗。
人不要总是“苛责”与他人,包括“父母”与“孩子”。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亲情缺失,还有指责“他人”没有亲情。
说一句最冷酷的话,这世界,没有任何人“欠”你的,包括你的父母与子女。任何人,自己做到自立自强,亲爱他人,那他就一定不会遇到“冷漠”,是因为你没有“温度”,你的身边才会没有“温度”。
孩子不孝顺你,不感恩于你,你就受着吧。你已经“毁坏了”自家孩子散发正常的“温度”,不追究你的责任,就是对你最大的宽恕。
父母做到怎样爱孩子,才会让孩子也“爱你”呢
1、给孩子合适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想要孩子有感恩之心,首先不能溺爱孩子。我们给孩子太多的爱,让孩子觉得,父母什么都唾手可得,孩子就会没有感恩之心。家长可以让孩子适当了解,自己工作的辛苦。让孩子参加适量的家庭劳动让孩子懂得,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2、爱自己的父母,做孩子的榜样。
老李今年70多岁了,有一儿一女,晚年生活非常幸福。儿女们经常说,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父母对他们非常孝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年轻人更应该发扬光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并深受影响。所以,如果爸爸妈妈不懂得尊重、孝敬老人,孩子又怎么能尊重你呢?
3、爸爸妈妈陪伴孩子,不仅仅需要时间,还要讲究“质量”。
爸爸妈妈经常说,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爱。也确实有许多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尽量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家长一边低头玩手机,一边“陪伴”孩子。这种低质量的陪伴,等同于无视孩子的存在。
关注孩子,并且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才有利于发展亲密的亲子关系。一个在精神上经常和孩子沟通的妈妈或者爸爸,才能在心灵上传递给孩子爱和信任。不想把孩子养成白眼儿儿狼,家长就得把握好爱的度,尽量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也学会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