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身为父母一定要理智应对,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稳定的榜样和形象,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控制情绪。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你如何解决
1、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孩子的消极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不去想、不去看。如果孩子因依恋母亲而哭泣,可以用玩具、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万万不可在孩子面前提及父母的事情,否则,孩子会哭得更厉害。
2、允许孩子适当宣泄。对孩子的一些消极情绪,不妨让他尽情地宣泄一番。比如,因为没有满足孩子的某些合理要求,孩子跺脚哭闹,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非要让他把不满的情绪压抑在心里,反而有碍孩子的身心健康。
3、跟孩子一起商量解决办法。一定要相信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比家长强,而且他们对于自己想出来的办法会更愿意去拿出行动,因为证明自己的方法能有效解决问题也会带给他们巨大的成就感。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负面情绪呢
1、父母的训斥。其实孩子之所以会有这些消极的情绪,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父母经常喜欢训斥孩子。我们平常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出色,所以会给予孩子一些压力,并且通过训斥的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孩子。
可是我们完全没有想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而且还很容易让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情绪,因为他们是没有办法去应对这些压抑的。
2、自己的需求无法被满足。有时候孩子陷入负面情绪可能是很单一的理由,比方说家长没有照顾到位,或者对小朋友产生羡慕的情绪然而自己却有落差感,或者说像是父母的差别对待等等,实际上都有可能导致孩子陷入负面情绪。
3、年龄尚小,不懂克制。即便是大人,有了很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也很难持续稳定自己的情绪。高兴了也会哼个曲儿,生气了也会发发火。孩子更是如此。所以不要过于忧心孩子为什么总是在哭,时不时就很伤心。这是人类的正常现象。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家长处事要有稳定的情绪。小孩子都是跟着大人去学的,从行为到精神上,家长都能绝对地影响孩子。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以身作则,把自己树立成孩子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感化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管控自己情绪的人。
多给孩子展示正能量的事物。比如阅读。当你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就可以多读一些情绪管控类的故事,让孩子潜移默化地被影响。同时多看一些正能量的故事,比如温暖的、正义的故事,这些故事里的正能量有强大的积极的力量,可以帮助孩子产生正面的稳定情绪。
对高三学子而言,父母的期盼、老师的关爱,都会在无形之中对孩子形成一种压力,有适度压力是有益的,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可能会超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一种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积累的多了,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疏导高三孩子的负面情绪呢?
如何疏导高三孩子的负面情绪?
第一,保持平常心。
家长一言一行,都不要跟平时的正常状况有明显反差,平时怎样,考前仍然怎样,最好不过。人在习惯的场景里活动如鱼得水,换个环境就要重新适应。这时候,一动不如一静,以不变应万变才是上策。高考固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是重要选择,但不是唯一选择。考得好值得庆幸,考不好也无需过于沮丧,日子还要向前过,生活还将要继续。
第二,降低期待值。
在原有水平线上,往下调一调分数期待。给孩子减负,需要家长实心实意。其实家长应该这样来想,比起高考成绩,孩子本人才是最重要的。想通了这一点,家长就会从心底里认为,只要孩子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这种情绪会感染孩子,他(她)会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不是焦虑、迫切。
第三、学会劳逸结合。
会学习也要会休息,这是孩子必备的一种能力,如果学习时间太久,脑神经细胞的兴奋度就会下降,要想学习好,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懂得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保持一定的休息时间,让孩子充分的认识到劳逸结合所能带来的好处,孩子在学习时有这一意识,在疲劳阶段对自己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不是硬着头皮去学习。
高三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怎么疏导?
1、厌倦心理:随他吧。
对于这样的考生,家长要多与他们沟通,多与他们聊天,多聆听他们的倾诉,要想方设法创设鼓励他们前进的环境,精心搭建活动的舞台,让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地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埋藏在心里求上进的火花熊熊燃烧。
2、自卑心态:我不行。
家长一定要懂得激励的重要性,要不断地鼓励孩子,激发其学习动力。要知道,即使你的孩子是一只“病猫”,但在你的激励下,他也会变成一只老虎。
3、习惯心理:翻老底。
很关键的一点要提醒家长,切忌翻孩子的老底。许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从内心深处来讲一定是想要奋力拼一把。而当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复习后,一些孩子的成绩依然没有很多起色,于是有些家长开始失去耐心和信心:认为孩子不努力,还没进入高三的状态,忍不住要习惯性地翻孩子的老账,而这种做法会阻碍孩子的转变。所以,如果要想让孩子取得更大进步,就必须将过去的老账放下,多肯定,多鼓励孩子。
4、自负心态:我都会。
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看待他人,让他们懂得“山外有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其次,要给孩子创造一些遭遇挫折的机会,因为经历适当的挫折可使考生心理机制更健全,不至于过分自负,经受不住打击。
5、敏感心理:争第一。
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竞争可以激发潜质,但太看重竞争,过分关注结果,却常常会适得其反。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如果竞争意识太过强烈,就会因为频频受挫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在适当竞争的基础上,让孩子看到自己哪怕点滴的进步;让孩子忽视外界的一切干扰,相信自己,不灰心,不放弃,构建独立稳定的心理状态。
家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首先想到是学会倾听孩子的抱怨,负面情绪从哪里来,弄清楚来龙去脉才能对症下药。往往大人喜欢用自己的判断,去打压孩子,不给孩子倾诉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有情绪也不愿对父母说,这是不好的习惯,人都是有情绪需要找到一个发泄口,你自己有情绪还想找个人倾诉,更何况孩子呢?下面具体来看看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接纳孩子的情绪
注意这里说的是接纳情绪,要把情绪和行为分开来看待。情绪是人对外界情境的本能反应,情绪本身是没有对错的。
家长接纳孩子的情绪,就等于承认他们对外界情境的反应是正常的。
当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如果家长总能接纳他们的情绪,孩子会接收到一个信息:“情绪是正常的东西,可以坦然地面对它。”他们会从家长那里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今后遇到情绪时,就会积极地去应对。
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和感受
孩子能够及时表达情绪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及早了解到孩子的感受,可以及时加以引导,情绪就不会一直淤积甚至恶化。另一方面,儿童接纳并合理表达本身,就会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得以缓解。
父母亲要让孩子觉得任何感受都是可以表达的,千万不要简单的压制、批评甚至斥责孩子。
教孩子管理情绪
管理情绪是更高级但也是更难的方式。大部分需要情绪管理的孩子,大多是情绪问题累积太多,每次到爆发边缘,靠自己是无法控制的。
家长可以教孩子学会把情绪通过文字写出来,或者是唱歌,或者到室外,或者是转化为其它方式。
负面情绪不是问题,关键是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好负面情绪,让孩子从负面情绪中看到正面的意义。
家长如何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1.陪伴。
孩子哭时,停下手中的事情,可以蹲下和孩子在同一高度。抱抱他,陪着他,不制止他哭,让他发泄自己的情绪。
2.倾听。
在他耳边用平和的语调说,孩子,我看出来你很难过,可以对妈妈说说你因为什么难过呢?可能这个时候他还不想说,继续哭。那就静静地陪伴,安抚,过一会孩子会说的。
3.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发泄情绪。
孩子愿意说给你听,等于他愿意对你敞开心扉。这对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尤为重要。如果孩子觉得不想和你说,不愿和你说,那么他的心门对你就是紧闭的。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家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第一时间要心平气和,和孩子沟通,倾听他的负面情绪的来龙去脉,寻求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孩子信任,让以后孩子有事喜欢找父母而不是找别人,只有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慢慢健康长大。
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看到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如临大敌,其实负面情绪都是来帮助和保护孩子的,所以我们要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那么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家长该如何开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呢?
如何开导孩子的负面情绪:
1,让孩子纾解情绪。可以用轻松、幽默、温暖的方式先安抚孩子的情绪,而不是立刻进行批评和否定,更不能粗暴打骂。
2,帮孩子整理思绪。当负面情绪涌来,往往心乱如麻,容易意气用事。聊天便是一种整理思绪的过程, 帮孩子理性地分析来龙去脉,理性地解决问题。
3. 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持,无条件的支持。这种被支持的感觉能增强孩子的自信,更有勇气去面对眼前的困难。
4.正确看待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会出现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接纳他们的情绪,把每一次情绪都当做辅助他成长的机会,多陪陪他,抱抱他!
5.为孩子的负面情绪寻找宣泄渠道。教孩子一些处理不满情绪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将所发生的事情告诉大人,或者把所有的不满在纸上画出,带孩子出去走走,跑步运动,让孩子将不满情绪发泄出来。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通过正常的途径让他们释放,保持心理平衡。
6.如果孩子的负面情绪相当严重,父母不能帮助排解时,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对孩子的内心冲突和烦恼给予分析、研究和劝解,安慰,鼓励,减轻孩子的情绪压力。
7.教育孩子保持平常心。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孩子施以心理教育。同时大人要以身作则,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大人应重视自己的言行,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愉快的氛围中,让孩子感觉到被爱,关怀和温暖。陪孩子一起成长,多多学习育儿知识,给孩子足够多的爱与安全感!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情绪调控呢?
第一:帮助孩子识别情绪。情绪识别事实上是有意识的将情感转换为情绪的过程,既主动调动了过去的经验,同样也激活了积累的调节模板。所以我们第一步是要帮助孩子去识别各种各样的情绪。然后再按照积极或消极程度进行排列;这样孩子在遇到情感波动的时候就能够快速将这情感转化为情绪作为一个问题信息进行处理。
第二:帮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孩子做作业拖沓,磨蹭的时候虽然看起来他们可能会是慢腾腾,但是他们的心里不一定这么想的。家长不要急着批评孩子,要引导孩子接纳她现在的心情:我们改变不了过去的事情,但是可以改变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们看看接下来能不能比之前多写十道题;然后你会惊喜的发现孩子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成功的多完成的一些作业。
第三,寻找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的宣泄方式都不尽相同。孩子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事情缓冲自己内心的波动,等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了再去想办法解决。其实孩子发脾气,摔东西,生闷气都是孩子没有找到一种正确的宣泄方式,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然后再去引导他用适当的方式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