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借同学手机玩怎么办

有的家长觉得给孩子买手机,容易耽误学习,孩子就一直没有手机。但是家长发现孩子偷偷拿了同学的手机半夜玩。导致每天早上都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家长发现了这件事后,应该怎么处理呢?

发现孩子借同学手机玩怎么办

1、读取孩子的需求

其实孩子瞒着家长也要玩手机,就表明他有自己的需要,但是家长一直没有满足。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注,需要父母的爱、信任与尊重。少批评指责,多理解尊重,多花时间陪伴孩子,陪孩子运动、聊天、阅读,一起旅游等等,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就能感受到被爱,被在乎。

2、家长反思自己是否过于严厉

如果孩子自己有手机可玩,能在家里有充分的自由玩手机,那么孩子会借同学的吗?大概没有必要了。所以,家长对手机的管控是不是过于严厉,以至于孩子想尽各种办法玩手机。

手机并不是豺狼虎豹,没有那么可怕,越是限制孩子不玩,孩子越想玩。因此,家长对待孩子玩手机需要更加开明和开放的态度。

家长可以表明自己的愿意给孩子手机的立场,接着告诉孩子声明:我也不反对给你买手机,但你得保证以后不能再去借别人的手机了。到了这个时候,孩子基本都会答应家长的要求。

3、让孩子书面写出用手机的理由

最后,我们需要让孩子口头陈述用手机的理由,家长把这些理由记录下来,和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无理的。最后,家长记得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方便和家长联系。

4、记录下使用手机的规则

和孩子一起找出最佳办法,达成约定。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最后列出一些可行的建议,记录并贴在家里显眼处,时刻警惕。

孩子借同学手机玩的原因

1、手机上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别人都玩的游戏,如果自己没见过,就会有孤独自卑的情感。

2、借同学手机,是因为父母的手机不给玩,就只能借同学的。

孩子半夜玩手机的负面影响

1、影响学习

如果孩子长时间沉迷于手机,半夜玩手机,白天精神不振,孩子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未来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2、影响孩子的视力

有不少孩子因为半夜长时间玩手机,让自己的眼睛处于一个不健康的用眼环境之中,使得视力下降得很快。

可以给孩子玩手机,但要有规矩。孩子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影响学习,也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如果严重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玩手机

孩子可以玩手机,但应该控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次数,因为它的弊大于利:

1、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然后再接触电子产品

曾有网友在机场偶遇一群日本小学生,他们在候机的途中,大都安静地坐在地上或椅子上看书,这与国内孩子吵吵嚷嚷打打闹闹,或者是低头玩手机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孩子习惯了从书中去获取知识,从书中开拓眼界的时候,就不会再沉迷于虚幻的手机世界不可自拔了。可见,拥有良好习惯的孩子,会更有自制力对抗电子产品的侵蚀。

2、设置好玩手机的时间

孩子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因此,有必要对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千万不要图一时的轻松,让“手机保姆”、“电视保姆”上线。

每天可以单独留出不超过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明确的规定,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能玩。

而严格遵守规定,不仅能让孩子更有时间观念,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律性。

3、出去玩,不要待在家里

小时候的我们,娱乐生活是极度匮乏的,听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出去玩,不要待在家里”。于是爬山、野炊、玩泥巴等等,就成了我们撒欢的方式。

当然,现在孩子的娱乐生活不再可能是这样。但如果想让他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就应该鼓励他们多出去玩。结识新朋友、接触大自然、在玩中丰富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因为,手机之外,有太多新鲜又好玩的东西。父母要做的,就是鼓励他们走出去而已。

4、父母以身作则

想要让孩子远离手机,父母的以身作则是必不可少的。试想一个回到家就窝在沙发里,然后不停刷手机的父母,有何底气要求孩子放下手机呢?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空的时候多陪陪孩子,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里,更不要把给孩子玩手机当成是一种奖励。

禁止孩子玩手机的影响

1、对孩子的情绪有负面影响。如果孩子习惯了使用手机,突然被强制收回,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落。

2、孩子可能会觉得被侵犯了隐私和自由。如果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被强制收回手机会让他们感到被限制和束缚。

3、可能会破坏家庭关系。如果家长强制进行手机禁用,孩子可能会感到不被信任和承认,这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家庭关系。

4、对学业影响。如果手机对孩子的学业有帮助,那么强制收回手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绩。

5、会影响孩子与朋友的交往。现代的儿童和青少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手机与朋友保持联系。如果被强制收回手机,孩子可能会感到与朋友的联系降低,影响其社交和发展。

孩子过分沉溺于玩手机怎么办

1、榜样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会以父母的行为来学习,那么,要想不让孩子沉迷于手机,自己就要做到,下班前尽量处理完工作上的事情,晚上到家陪伴孩子的那段时间里,充分陪伴孩子做喜欢的事情,把手机放在某个角落,这样孩子也就不会要玩手机了。

2、找到孩子沉溺手机的原因

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孩子沉溺手机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太无聊了打发时间,爱上升级游戏,和同学聊天,视频等等,可以选择多陪孩子玩,阅读,这样让更多的时间用在有益的事情上,时间久了,自然会离手机远一点。

3、给孩子设定时间

如果孩子非要玩手机,那就提前与他沟通好玩的时间,一次玩多久,严格执行,如有违规,就取消玩的资格。这是原则问题,要遵守。

4、给孩子找玩伴

如果小区里有同龄或者大一点的孩子,都可以带孩子和他们一起玩,孩子之间的乐趣更多,既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还可以远离手机。何乐而不为呢?

5、带孩子接触大自然

周末时光,带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爬山,呼吸新鲜空气,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和习性,是孩子更喜欢的。

我们可以事先和孩子约法三章,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可以玩,玩多久等等。当我们和孩子达成了协议以后,孩子有就了规矩,如果他破坏了规矩,自然就没的玩,这个后果小孩是会想到的。另外可以让孩子多去做些户外的活动,比如骑车,还有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去玩。

家长如何管控孩子玩手机

1、约束、控制好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原则上建议2岁以内的孩子,不要急着接触电子产品;2岁以后的孩子,如果使用手机的话,时间应该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2、孩子浏览的手机内容要严格筛选

小孩子的“三观”正在初步建立阶段,网络上的不良讯息,要尽可能帮他排除掉,所以内容要严格筛选;有些视频为了追求效果,往往画面颜色饱和度过高、换屏过快,甚至出现晃动、闪烁等特技,这对孩子的视力损伤较大,家长要严格把关。

3、对于玩手机这事要和孩子约法三章

告诉孩子,玩手机可以,但是不能过度沉迷,只能打发空闲时间,不能影响到其它事情的进行,例如吃饭、睡觉等;告诉孩子,玩手机的时候不能一味玩游戏,要更多的通过手机去拓展知识,并且事后要把学习到的新事物与家长交流分享。

4、家长使用手机过程中要起榜样效果

在约束孩子的同时,家长首先就得以身作则,不能因为玩手机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疏于照顾;家长玩手机的时候,也要为自己界定时间,一旦超过时间,就不能再继续抱着手机不撒手了。

孩子天天沉迷于玩手机怎么办

1、给孩子培养兴趣爱好。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孩子培养一种他们感兴趣的爱好,如绘画、阅读、乐器、篮球、手工等等。一旦有了一个爱好,孩子在课余时间,就会去做这些使他感兴趣的事情。这些爱好不仅会占据他的很多精力,还会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长时间不玩游戏。当他离开游戏一段时间再玩游戏时,对游戏的感觉就淡了。

2、家长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给孩子做好榜样,不要在他们面前玩网络游戏,小孩子都喜欢模仿,而家长是他们身边最好的模仿对象。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重要的是家长应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教育孩子不可玩物丧志,适当玩游戏。

3、家长应先了解孩子玩网络游戏的内容,才能知道如何满足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一般情况下有多种原因,其中心理因素是一大重要因素。对孩子所玩网络游戏的内容进行分析,看看孩子学习是否压力过大,人际交往是否出现难题。家长需要针对具体的心理需求,和孩子一起制定应对的办法,尽量在现实生活中满足孩子的一些正常心理需求,孩子心理上有了满足感,就没有什么必要泡在虚拟空间里了。

4、玩是人的天性,玩游戏有利于小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上网时间计划,可以三四天上网一次,每次时间不超过2或3小时,把这个计划写下来并贴在电脑旁显眼处,时时提醒。孩子也可以自己制作上网提醒卡,便于随身携带,将上网的利弊写在卡片的正反两面,当出现想玩网络游戏的冲动时,就翻看一下该卡,增强自制力,改正不良习惯。

假期手机管理小诀窍

1、限制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接触,但不要严格禁止。在孩子学习和活动时,将电子产品放置在看不到的地方,如果有事先约定,物理隔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孩子减少干扰。但限制接触不能过于严格甚至没收手机,否则容易引起亲子矛盾,不利于问题解决,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好时间,允许他/她用手机玩耍或浏览社交网站。

2、如果孩子有自己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屏幕时间”监督、时间锁等软件和自带功能,帮助孩子统计屏幕使用时长,设定对不同网站和平台的使用时长,到时间后屏幕关闭,孩子就要去做其他事情。

3、如果是年龄较小的孩子,需要父母引导其具体的手机使用情况,提供更丰富的假期生活选项,理顺孩子的情绪;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和他/她一起对不同的手机使用目标进行分类,帮助其认识自身需求,寻找替代选项,比如娱乐需求,可以通过其他户外活动代替,比如社交需求,可以鼓励孩子与朋友增加线下接触,拓展友谊。

4、如果平时和孩子接触不多,假期才发现其有严重的电子产品依赖,各位家长也不要惊慌,尤其不能粗暴干预,可以趁假期选择一个好时机与孩子聊一聊,很多时候,手机问题只是表象,其实质往往指向孩子内心的缺失——有时是因为缺少家人陪伴,有时是因为缺乏学习动力,有时只是觉得生活无聊,缺乏兴趣,或者干脆是不想写作业,缺乏开始的勇气……只有帮助孩子解开这些心结,手机问题才能逐步得到纠正。

如果想要小孩不玩手机的话,首先作为家长,就要有一个表率的作用,一切都要从家长做起,平时你们就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没事陪孩子聊聊天,然后带孩子出去散步,做做运动,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慢慢的来改变孩子爱玩手机的问题。

不让孩子玩手机的正确方法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手机或者不玩手机。父母的傍晚作用很重要,孩子会有样学样,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家长更要注意。

其次,很多时候在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很多父母就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来哄孩子,这就是祸根。就如同我家邻居那个宝妈,每次孩子哭闹就说给你看一分钟手机,长此以往,现在那个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每次玩起手机都不是一分钟,因为即使一分钟到了,宝妈要拿回手机时,孩子又哭闹了。那位宝妈就又妥协了。

第三,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即使不去旅游,也多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合,比如公园,图书馆,或者是水边,当然不要中午大太阳特别足的时候去。融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去,跟孩子一起玩耍,加强亲子关系。

第四,告诉孩子玩手机的危害,即使孩子现在听的还不是很懂,也要耐心的去跟孩子讲解,不要动不动就吼孩子。父母多次强调玩手机的危害,孩子也会记住并且明白玩手机是不好的。

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

1、缺少陪伴

我们有的父母在家休息的时候,不想孩子总过来找自己问东问西,所以直接把手机塞给孩子玩,让自己可以清净一会儿。这样的方式的确可以让孩子快速的安静下来,但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而把手机当作自己的玩伴,从而对手机格外依赖。

2、兴趣爱好太少

我们在询问孩子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时,很多孩子的表现都是一脸懵。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家长也没有刻意的培养过他们的兴趣爱好,所以他们的放假时间的娱乐活动除了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就是出去疯跑。

3、父母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手机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手机里的信息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吸引人。这导致我们很多家长在休息时间里,一直抱着手机玩。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都在一直玩手机,那么学生们又如何不去效仿呢。

4、手机里的各种游戏和视频很有趣味性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各种手游制作都特别精良,不仅画面精美,并且每个关卡都设置相当具有趣味性。有的时候家长都抵御不了这些网络游戏的诱惑,更不要说自制力特别差的孩子了。并且近年来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崛起,手机里很多平台的视频都相当有趣,所以孩子们捧着手机舍不得放下也实属正常。

孩子沉迷手机有何影响

视力下降。

孩子的眼睛还在发育阶段,视力还未定型。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由于手机屏幕的亮度以及辐射,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孩子视力下降,甚至造成炎症等眼部疾病。孩子沉迷手机会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

沉迷手机更可怕的是给孩子心理上的影响。

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很多孩子往往变得孤僻、有社交障碍,甚至自闭。孩子长时间缺少与人的情感交流,因此内心也变得麻木,感受力低,缺乏共情的能力。这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情感交流是人与机器唯一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