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出走的孩子回来了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信息时代来临,孩子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也因此孩子的心理变得非常脆弱,孩子离家出走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当这样的问题出现之后,家长往往会十分的着急,甚至在孩子回家之后不知道应该怎么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今天我们就针对家长的疑问,来说一说离家出走的孩子回来了家长应该怎么处理的相关问题吧。

离家出走的孩子回来了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1、冷静沟通见真情,彼此理解是关键

建议家长平复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夫妻两人思考并讨论好想说的内容后,再一起跟孩子谈。家长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聊聊:“知道吗?爸爸妈妈多么担心你。”

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他出走的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例如长辈们的焦虑和煎熬,亲朋好友四处奔走找寻,让孩子体察到家人的感受。

2、了解孩子出走心理

出走的孩子一般抗挫折能力较差,受不得半点委屈,因此有出走苗头的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否则将来后悔都来不及!

3、家长要反思自己的行为

家长在反思的过程中,建议采取共情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比如说,我们可以向孩子道歉,“妈妈骂你是不对的,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好不好。”当家长开始调整自己,把目光真正地落在孩子身上,孩子就会知道“我是重要的”,才会有安全感,自然就会恢复与家长的互动,否则孩子不被重视,出走的行动很可能会再次发生。

4、父母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如今还有不少家长的潜意识里,仍认为和子女交朋友没老没少,不成体统。少年思维活跃,有许多话想向人倾诉。如果放下家长架子,和子女平等相处,彼此能推心置腹地进行交谈,子女就会将你现为知己,无话不谈,少年的烦恼就可在交谈中得到缓解、消除,离家出走的孩子自然不会再出走。

为什么孩子会离家出走

1、孩子感受不到生活快乐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敏感的,在大人看来不是个事的事可能在孩子来看就是大事,比如父母经常吵架、家里生了二宝、父母经常唠叨等等,都可能在某个时点成为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

2、家长的教育的方式有问题

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要主动与孩子交流、鼓励,好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孩子犯错之后打骂、讽刺挖苦,以后孩子就不会对你说真心话了。这样会使孩子自卑心加重,丧失自信心,内心的忧伤无处诉说,对生活产生悲观情绪,逃避现实,最终导致孩子出走。

小孩子离家出走的危害性极大,一个人流浪在外,生活没有规律,睡眠饮食没有保障,远离父母和亲人,孤独感和恐惧感由然而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容易使少年情绪忧郁,产生偏激和愤世嫉俗的心理。另外,流浪在外的少年易染上不良习惯,学会偷盗、抽烟、酗酒和说谎等。

小孩子离家出走应该怎么教育?离家出走,你要找到孩子离家出走的根本原因,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解决问题,要在思想上给他做沟通疏导,要在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才行。

小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

1、为了逃避,考试没考好、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躲避惩罚,或者逃避学习和生活压力。

2、为了报复,与家长有了矛盾,与老师、同学关系紧张,无从发泄一走了之,让大人们着急、伤心。

3、为了寻找刺激和浪漫,出于好奇心,抱着幻想出去试试,希望能有奇遇发生。

4、单纯地效仿和盲从。

小孩子离家出走应该怎么教育:

孩子离家出走最着急的是家长,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在孩子离家出走以后才发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所以家长应当充分理解孩子,时刻保持与孩子沟通与交流,以各种方式排遣他们生心中的郁闷和紧张,对于孩子的成败得失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态度,平等地与他们讨论,切忌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训斥或粗暴打骂。

其实离家出走的孩子的心理也没有真正放轻松,对归来的孩子的教育家长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只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温暖,而绝对不能歧视他们,更不能冷潮热讽。

与此同时,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承担着对他人的责任,逃避是一种懦弱和无能的表现,不如用积极态度和父母一道向困难挑战。还要告诉孩子,如果不小心受坏人诱骗、误入歧途更将抱恨终生。

孩子离家出走,是不少父母都会面对的棘手难题。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很容易做出离家出走的行为,那孩子离家出走回来后怎么处理?

1、等孩子身心安顿下来以后,可以找个时间跟孩子好好谈谈。首先要倾听孩子关于离家出走想说的内容,接纳孩子的所有表达,然后再了解孩子出走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家长要求过于严格导致的出走,家长要勇于承认错误,向孩子表示歉意,一起协商今后的相处之道,并且说到做到。

2、如果是因为孩子跟学校老师、同学的关系不良,要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问问孩子以往是如何处理的,效果怎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也可以给孩子介绍一下家长自己的办法,协商出一两种办法鼓励孩子去实践;如果是学业压力导致的,要跟孩子一起分析学习困难在哪里,对于一些科目孩子实在感到困难的,也可以补补课,这样容易见到效果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是跟着别人离家出走的,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这样做对他的危害有哪些,对家人的影响是怎样的,告诉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及时跟家人联系。

3、不要打骂孩子,当孩子离家出走回来后,家长不要急着打骂孩子,可以先给孩子一个拥抱,然后告诉孩子自己的担忧之情。希望孩子能够了解爸爸妈妈是非常爱他的。

4、耐心听孩子说,细心体会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孩子会离家出走,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的想法不敢轻易和家长说,怕挨骂,怕受更大的打击,只能自己先闷着,实在不行了就到外面去发泄。这就是亲子之间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平时家长应当多与孩子沟通,与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让孩子敢于说,不要事事不敢说,从而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5、不要轻易的打击孩子,家长要给孩子一个敢于说和信任你的氛围,冷静下来,给孩子一个安心的眼神,耐心听他说,并告诉他“我知道了,你尽力了,我们看看为什么会这样吧。”,在孩子得到安慰的同时,你接下去的教导也会更加容易被接受。

6、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要教会孩子面对错误时要学会勇于面对,可以伤心但不能消沉,要学会处理和解决,自己无法处理的向大人求助,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在叛逆期的孩子常常会做出让家长想不到的事情,而且孩子的心里所想也是家长猜不到的,就比如孩子会想到离家出走,可能就是因为和家长不合或是闹出矛盾,但是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并且再给予正确的引导,那么叛逆期离家出走的孩子心理是什么呢?

叛逆期离家出走的孩子心理

1、孩子心理压力大

有些孩子之所以有这一行为,是因为担心父母知道自己的某些事情以后会责骂自己,而这些事情本身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孩子一时无法调节以后便选择离家出走,此时的离家出走只是孩子向父母发出的信号。

就比如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在期末考试中考得很差而父母十分看重孩子的成绩。再加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连接建立的不是特别好,父母非但不理解还会责怪他为什么在学校没有好好念书,或者是看到孩子糟糕的成绩单以后暴跳如雷而责怪孩子,就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2、遇到难题而选择逃避

孩子在叛逆期有这一行为主要是一些逃避亲子关系的行为,然后他可能也有一些不愿意面对或者不敢面对的问题,同样会选择逃避离开的。

那也要注意一下,就是说你觉得孩子离家后肯定是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事实真实情况可能不一样,可能说不定他要离家后是要去找一些朋友;也说不定是本身跟家人关系就不好,动机不一定是孩子自己在学校或外面遇到什么问题。

叛逆期离家出走的孩子怎么教育

1、不要强迫孩子,尊重孩子

不要总是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俗话说的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果对待孩子太严厉的话,就会导致孩子发生之一行为。因此,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事情,而是要让他们明白,学会理解,心甘情愿的去做事。

建议那些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的家长们,还是听取、尊重一下孩子们的想法,多和老师协作沟通,不要强迫孩子按家长的愿望去做事,更不能一切为了分数。

2、理解孩子的想法

每个人都要知道的一点就是:一个人的想法没有对错之分。作为父母特别要接纳孩子的想法,不管他的想法是多么的荒唐,多么的无稽。很多父母都会不许孩子这样想或那样想,可是他人的想法并不是能够控制的。

当可以做到这一点,就要理解孩子的想法,“不管他怎么想,一定有他的道理。”只要理解孩子的想法,就有办法引导在叛逆期的孩子,孩子也就不会出现离家出走的行为。

3、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父母恩爱有加,孩子自然都看在眼里,他们的心中也就懂得如何爱人。这样的家庭孩子们感觉温馨、幸福,即使生活中出现小小的挫折,他们也不会放弃家庭和父母而离家出走的。

另外,为了孩子能在温馨的家中幸福成长,即使彼此之间有什么麻烦和误会,也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特别是叛逆期孩子的家庭,就应该永远保持给孩子一个安静舒适、宽松和谐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