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孩子脸后悔了怎么办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自我认知也开始逐渐完善,当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内心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叛逆行为都是无法忍受,甚至会动手打孩子,但是这种做法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那么父母打了孩子脸后悔了怎么办呢?

打了孩子脸后悔了怎么办

1、承认自己的错误

当父母打了孩子脸,就必须承认自己的情绪失控了,不要让内疚在你心里,你可以表达出来,对孩子说出来:对不起,妈妈刚才没有控制好情绪,妈妈很心疼你,下次妈妈一定要控制好情绪,这次你可以原谅妈妈吗?

通常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孩子都会原谅。同时在给孩子道歉时,要轻轻安抚自己打孩子的部位,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长其实是爱着她的,而且可以使孩子的情绪慢慢恢复正常。这也能够让孩子明白父母这种暴力的行为是错误的示范,避免孩子效仿。

2、让孩子记住教训

虽然家长打孩子是错的,要给孩子道歉,但毕竟最开始的错是在孩子身上,这时候家长可以边道歉边语气温和的给孩子讲清楚,孩子到底错在哪了,让孩子明白因为自己的错误才使爸爸妈妈生气,这种行为是不招人喜欢的。这样孩子才能记住教训,记在脑子里,下次就不会再犯了。

3、重新建立和孩子之间的链接

当家长打了孩子脸后悔了,想要重修旧好,可是孩子可能还没有这样想,相同的问题他们可能会重新再来一次。这时一定要让自己冷静,当孩子重新在同一个问题上想要故意刺激你的时候,一定注意自我控制。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给孩子良好的榜样的力量,他们把父母的一切都看在眼里。

4、与孩子进行沟通

当孩子接受父母的道歉,并且选择原谅父母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好好与孩子进行沟通。我们要观察了解事情的经过,知道来龙去脉后就不再轻易会选择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了。再去理解感受孩子的情绪,无论是愤怒还是疑惑,让孩子表达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这样之后我们可以向孩子提出请求,但不能是以命令的形式提出。我们可以向孩子明确地表达自己希望孩子怎样去做,并且说明原因,让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孩子既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父母的需求,同时也感受到了被尊重,就可以让这个沟通事半功倍。

打了孩子脸后会有哪些危害

1、更加孤僻自卑

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掺杂着家庭的棍棒教育,这样的小孩子一定会更加自卑,默默地忍受着父母的暴力行为,对于他们的性格生长发育是很不友好的。

2、导致孩形成说谎行为

父母打了孩子脸后,可能他们暂时被镇住了,但由于怕挨打,他们会渐渐不敢对父母说实话,或者找理由来摆脱挨打,长此以往便会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

孩子犯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孩子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有时候哭闹不听话,而家长讲道理,孩子因为年龄原因,并不是很能听懂。但是对孩子发脾气的话,看似一时解决孩子问题,但是就长远来看,容易导致孩子性格胆怯,懦弱,弊端很多。

那么面对孩子哭闹不听话,家长该怎么做呢?这3招有效帮助家长!

1、和善且坚定的对待孩子哭闹

家长和善且坚定地说话语气,与所营造的氛围,能够培养出孩子的自律、合作、责任感等诸多好的习惯。

例如,孩子在公共场所哭闹撒泼,我们家长可以先把孩子抱到一个人比较少,相对安静的地方,然后让孩子哭泣,我们在一旁安静的看着孩子,保证孩子的安全。但是千万不要心软,否则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招也就失效了。

等到孩子哭够了哭累了,感觉自己再哭也没用的时候,我们再来和善的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和目的。

可能同样的事情,家长还要经历几次,但是孩子渐渐会知道,自己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把想法说出来才有用。之后,孩子遇到问题就不会再哭闹了。

2、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小的时候,专注力是有限的,一些外界事物,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当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不妨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出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不听话,总有些内在的特殊原因,此时父母就注意观察分析,找对原因。比如说,孩子心里不了什么委屈,心里不痛快,又说不出来,无法释怀,就借机向父母发泄,事事和父母对着干。这时候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将内心委屈释放出来。再比如,孩子生了病,身体不舒服,心里难受,但大人没有发现,还按照常规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特别的“犟”。

总之,对孩子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坚决不能双方对持,这样下去要么就是大人终究犟不过孩子,最后听了孩子的,助长了孩子的凡事不满意就闹下去的坏脾气;要么就是父母忍不住打孩子,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大部分家长应该都有对自己的孩子发过脾气,因为家长觉得管教孩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大多数母亲会后悔过,尤其打骂过后。

至于如何弥补发脾气后对孩子的伤害,在这一点上好多家长却都不知道,孩子在每一次接受妈妈的负面情绪时都会在内心深处留下印记,那家长对孩子发脾气了后悔怎么办呢?

对孩子发脾气了后悔怎么办

1,孩子做错事,大人发脾气时,孩子固然是有些害怕的。但是这种害怕也有利的一面,那就是让孩子明白了,什么事是父母不喜欢其做的。

让孩子知道有些事儿是不能放肆地去做的。如果孩子做错事儿,父母表达不出强烈不满的态度,那孩子下次有可能继续犯类似错误。

2,脾气发完后,孩子改正了,就跟孩子讲清楚,当时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发脾气。记住 ,这样的解释一定要真诚,让孩子感觉到你是为他好。

3,不要小看孩子的总结归纳能力。他们很会察言观色的。只要你解释好了,孩子是会懂得,爸爸妈妈是爱他的,是为他好的。

4,如果你是恶意的发脾气,是因为自己的不顺心而对孩子发脾气。那后果,估计你解释再多都没有用,对孩子的伤害是永久的。

因为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就会冷不丁的受到不成熟父母的脾气、打击。这样的孩子会没有安全感的。

因为他们会受到不定时的消极刺激。这在行为心理学派里有理论依据的。如果是这样,建议最好父母多从自身找原因,尽快改掉对孩子发恶意脾气的行为。

如果父母没控制住情绪打了孩子,父母要知道打骂以后一定要进行补救。要自己平复下来,该和孩子道歉就道歉,这样孩子也能学会道歉没什么丢人的。道歉后跟孩子好好沟通,切记不要变成讲道理、说教。

父母打了孩子后如何沟通

1、对孩子道歉安抚

当父母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学会道歉。孩子固然犯错了,但是家长的暴力行为同样也是错误的,我们没有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要敢于对孩子说“对不起”,不要碍于面子觉得不好意思。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我们打孩子也是不得已的,而暴力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做错事就要承认错误,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同时在给孩子道歉时,要轻轻安抚自己打孩子的部位,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长其实是爱着她的,而且可以使孩子的情绪慢慢恢复正常。

2、让孩子记住教训

虽然家长打孩子是错的,要给孩子道歉,但毕竟最开始的错是在孩子身上,这时候家长可以边道歉边语气温和的给孩子讲清楚,孩子到底错在哪了,让孩子明白因为自己的错误才使爸爸妈妈生气,这种行为是不招人喜欢的。这样孩子才能记住教训,记在脑子里,下次就不会再犯了。

3、适当性弥补孩子

当打完孩子后,我们也可以许诺孩子一些好处,孩子小时候是很好哄得,只要给一点点的小礼物或者小奖励孩子就能高兴起来,这样孩子很快就能转移注意力,做到最快安抚好情绪,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上面这三招教给家长可不是让你有理由打孩子了,而是在我们已经做错事且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挽救措施。其实不论怎样,只要父母打了孩子,不管爸爸妈妈用再温柔的方式去安抚孩子,还是会让孩子记住。

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哪些伤害呢

1、容易自卑

家长打骂孩子之后,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听从了家长的“教导”,实际上,他的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心理,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之路。

2、容易脾气暴躁

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以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导致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

3、容易撒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久而久之,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开始说谎欺骗家长,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皮肉之苦。可是孩子说的谎话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4、容易性格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长了,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5、容易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不但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无声的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故意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有的孩子则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孩子犯错怎么处理最有效

1、讲究方法,千万不要让孩子自尊心受到过于大的伤害家长要明白,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为的就是让孩子不再错下去。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中,千万不能简单粗暴。因为简简单单惩罚孩子,只能治标不治本。尤其是在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家长不管别人的目光立即对孩子进行打骂,那在孩子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即使他犯了错误也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这种感觉不到自己被尊重的教育,孩听话也往往只是表面的服从。

2、价值观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错误我们首先要当场立即制止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有损害到别人的利益,那一定要要求孩子立即对人家道歉认错。如果孩子损害了别人的利益需要赔偿,那家长也不要推辞。此时也是教给孩子怎样才是负担起自己的责任的机会。然后再给孩子自尊的条件下,指出孩子刚刚孩子哪里做错了,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别人带来的危害。

3、奖罚分明,让孩子深刻意识到这次的教训当然,这场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让孩子变错就结束了,适当的惩罚会让孩子深刻铭记这次发生的错误,只有孩子真正知道自己错在哪,并且保证以后不敢再犯,孩子才能在这场错误中受到教训。但是在所有的惩罚过程中,如果父母选择打骂孩子,那只能说这种教育是最低级,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了。因为一味的打骂不能让孩子信服,只能让孩子受到伤害或者是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惩罚的方式非常多,比如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做家务活做公益等等。

4、父母要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孩子真正的做事标准其实家长说的多少骂的多少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方式是在一点一滴中孩子受到父母熏陶得来的。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视线里,他们会模仿我们的做法和行为处事,所以家长要学会一榜样的力量,教育还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做事指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