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父母都是对孩子非常宠爱,但是这样也造成了孩子对父母的霸道不尊重。经常和父母爆发冲突,严重情况时孩子动手打妈妈。父母虽然伤心,但还是会心软原谅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除了想孩子值不值得原谅,更应该思考如何教育好孩子。
打妈妈的孩子该原谅吗
打妈妈的孩子犯下了原则性的错误,如果经过了教育之后,有改正的迹象,那么家长在考虑原谅孩子。不能再继续无条件纵容孩子下去。
那么孩子打妈妈该怎么办呢?
1、教育孩子不能打人
孩子年级比较小的时候,说服管教还是管用的。父母必须跟孩子说明打人的行为是非常错误的,不仅别人可能会受伤,自己也可能会受伤,甚至会导致非常恶劣的后果,其他小朋友也不愿意与这样的孩子做朋友。
父母还要跟孩子强调,即便是妈妈有错,也不能用武力的方式表达反对,而是要用语言进行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
2、教会孩子宣泄情感的方法
小孩也有烦恼,宣泄烦恼、愤怒的方法非常必要。因此,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向大人倾诉内心情感,耐心倾听孩子的感情,释放孩子当时不愉快、压抑的情感。
3、注意沟通技巧
如果是年纪不小的孩子打妈妈,就要重视起来。十几岁叛逆期的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他们希望自己做主去做一些事情。
这个时候父母要放下居高临下的互动模式,不要动不动就命令孩子。这个阶段父母最好以倾听和建议方式和孩子沟通。多问问孩子怎么想的,一定让孩子明白,不管多大,爸爸妈妈永远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4、重视孩子的品行修养
对一个人来说,重要的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其品行修养的教育。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德行发展,加强孩子的素质教育,让孩子懂得对待父母要感恩回报、孝敬尊重、理解敬畏,构建和谐家庭。
为什么孩子打妈妈
一、经常被父母打骂
不同年纪的孩子遭受家长的打骂以后,出现的心理变化也是不同的,而那些长期遭受家长打骂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甚至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变得愈加叛逆,会以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父母过于溺爱
对于十分溺爱孩子的家庭,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如果妈妈没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一定会对亲人恶语相向,甚至会动手打母亲,毕竟这他已经习惯了母亲对自己的无条件满足。
三、被父母忽视
有一部分孩子是父母忙于工作,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关爱都不到位,这样孩子不亲近父母,就不会听妈妈的话,反而会跟父母对着干,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
孩子发脾气打妈妈,说明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力。但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以后会变得非常不听话,父母有事情没有做到他就会发脾气。甚至会出现打妈妈的孩子,我们都知道,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发脾气打妈妈怎么办
1、制止孩子打人
首先我们要迅速地制止孩子的行为,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他们会非常的激动,而这个时候我们的语言和指令,往往孩子是听不进去的。我们需要用手拉住孩子的手,让她停止打人的动作。
2、表明感受和态度
我们需要说出孩子的感受,描述清楚情况,并且表明一下态度,她打人是不对的,但是我能理解她的这种感受。
3、找到替代的方法
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替代的方法。比如,她可以用嘴巴提出要求她想再玩一会;又比如说,我们可以告诉她先回家吃饭,吃完饭再出来玩。
4、要求孩子道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让孩子知道打人是不对的,必须向我们道歉,我们也要表示接受孩子的道歉。
5、及时表达
若在打之前就已经及时制止,那么家长此时要握住孩子的手,坚持等到孩子放弃打的行为后,就势抱住他,用坚定平静的态度帮他渡过,这样也会给孩子安全感。
若孩子已经打了妈妈,要认真告诉他:妈妈很疼,再生气也不可以打爸爸妈妈。一定要冷静,耐心,即便可能真的会很生气。我是暴躁过几次,后来放弃了,只是每次重复,偶尔不理他一下,现在好很多。
6、表示理解
握住宝宝的手,坚定地告诉宝宝理解他生气发脾气的原因,妈妈最好说出这个原因,并提议与宝宝一起克服困难完成目标。
7、适当惩罚
如果之前的惩罚方式是打回去,那么请自省并尽量改正。建立专一的惩罚方式,罚站或罚不能吃零食等,选择一个适合的方式,让宝宝知道有错要接受惩罚,打人也是如此。
如果父母一直不作为,孩子也会有恃无恐,有时候孩子期待父母做出强烈的回应,所以偶尔惩罚和表达生气的情绪是允许的。否则宝宝会一直挑战父母的底线来达到获得父母更多关注的目的。
在当今社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叛逆情绪已经算是比较常见的了,对于孩子的叛逆期作为家长应该及早的进行教育和指正。对于孩子出手打了母亲这肯定是孩子的错误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也要去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教育上做错了什么,家长在孩子叛逆期应该积极的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打父母是不对的。
1、首先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对孩子进行打骂。如果这时候父母去打孩子,就会让他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就是以暴制暴。
2、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父母觉得就是应该这样做,就必须让孩子这样做。久而久之,孩子心里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反抗。如果孩子提出异议,那么家长就要去探究原因,你为什么不要去做这件事情。
3、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喜欢这件事情。并且父母也需要参与到其中,实践和体会让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浓厚的亲情。
4、适当的给孩子倾诉自己的苦楚。让孩子去理解父母的心,这就是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将心比心。
5、在家庭中一定要给孩子规划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这样就可以告知孩子,这是你每日必须做到的事情,或者是这一周之内你必须完成的事情。
6、如果孩子还比较小的情况下,父母有兼职类的工作。可以放手让孩子去体会你的工作。不要求孩子是否会做,但是,这样可以让他在工作之中体会到不一样的人生。这样他们才能更加的去理解父母的难处。
如何解决孩子“暴力”
产生青春期暴力行为的根源在父母,但所有的父母都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他们认为有问题的是孩子,所以他们会带孩子看心理医生,而没想到要去矫正一下自己的行为。
父母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问题,比如父母特权、父母霸权、对孩子不尊重、和孩子沟通方面存在障碍等等。一般情况下,孩子对父母中的一方较为反感,而和另一方相处还可以。让孩子反感的一方先暂停一切对孩子的管理,让另一方来管理。然后,再进一步调整亲子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要取得远期效果,父母要调整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待。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特点,有自己内心的真理,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平时少对孩子训斥,更不能使用暴力;对待孩子要以表扬为主,表扬要及时、肯定、实事求是,尤其要对孩子的做事态度,而不仅仅是行为结果给予表扬。
一个人感受到的爱越多,他才能付出更多的爱;他得到的尊重越多,他才会懂得如何尊重别人,这在任何人之间都是一样的。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自己的宝,父母永远都会宠爱自己的孩子,在被宠坏的孩子的心里,他觉得自己最大,谁都应该听自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时候妈妈只要不顺着孩子,孩子就会对妈妈不耐烦不尊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对妈妈不耐烦不尊重家长怎么做
1.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
家长应该坚持与孩子进行关于尊重的沟通,任由孩子顶嘴、不尊重他人,这些对这些孩子的将来有很多不好的影响。
2.解决孩子不尊重人的问题
我们希望妈妈选择去解决问题。等到孩子平静下来以后,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时刻”,父母和孩子都平静和放松,这时妈妈可以平静的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让他做那件事情,他的处理态度又有哪些不对,并告诉孩子今后该怎么做。
3.建立规则
事实上,年轻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差的,这就需要我们制定规则,指望孩子永远不会顶嘴、侮辱或伤害父母的感情是不太现实的。
然而,这种规则可以让青少年在做某些事情前,先考虑后果,有了这种考虑,他们很可能会不得已的压制下自己的怒火,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相应的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
4.多陪伴孩子
孩子上了初中长高了很多,身体上成熟了很多但是心理上仍然不成熟,孩子还是需要很多的关心关注与爱。多陪伴孩子,才会了解孩子。多陪伴孩子,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多陪伴孩子,才能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是爱我的。
5.多沟通
孩子犯错误了,一定要跟孩子好好沟通,有耐心,最好的状态是跟孩子做朋友,做闺蜜。要多跟孩子沟通,你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孩子目前存在的问题。
6.尊重支持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想法的特别多,有些甚至很古怪。这个时候如果孩子的想法还是不错的,家长一定要尊重并支持孩子,鼓励孩子做好,给孩子自信。
7.家长要戒掉对孩子过度的溺爱
溺爱这个词毁掉了很多孩子的前程和未来。家长面对幼小的孩子总是凶不起来,对孩子百般讨好和溺爱,孩子的话就是命令,孩子一提要求,家长立马满足,这些都是在教育上的大忌。
家长溺爱不管教自己的孩子,不给他树立正确与错误的观念,孩子的行为会越来越过分,越来越嚣张,会随意向别人做一些无理的举动或者言语上的伤害,这些等到孩子长大以后再去改正的话,就难上加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