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叛逆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宝宝叛逆期。第二阶段是儿童叛逆期。第三阶段是青春期叛逆期。那么,孩子的叛逆期年龄阶段是什么呢?
孩子的叛逆期年龄阶段
1、宝宝叛逆期:宝宝叛逆期一般出现在儿童2-3岁的时候,这是儿童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主要有两个表现,一个是和家长对着干,一个是脾气阴晴不定。
2、儿童叛逆期:儿童叛逆期一般出现在儿童7-9岁的时候,这时儿童一般开始上小学,突如其来的教育方式的改变、严格的学习要求等会导致孩子出现叛逆。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对独立、自由等有迫切的需求。建议家长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不要一言堂,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情,可以多与孩子商量,也可以尝试将自主决定权交给孩子。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适当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当孩子感觉困惑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些引导和帮助。
3、青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一般出现在儿童12-18岁,主要是内分泌代谢异常,导致孩子情绪和性格出现一些叛逆。这个阶段孩子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能会和家长的观念产生冲突,造成叛逆。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心理上的关心,不要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此外,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可以将孩子当成大人来沟通。
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办
1.不要给孩子贴上“叛逆”的标签。
现在很流行把青春期的孩子称为叛逆期,其实这只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因为孩子不如以前听话了,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到了青春期,发现父母说什么孩子偏偏就不做什么,我们就喜欢把这一时期称为叛逆期。
所以叛逆期这个称呼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上来看的,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叛逆期是他们获得自我发展,提高自我意识,获得更多认知世界的知识,获得更多和世界合作的技巧的一个时期。这并不是叛逆期,反而是孩子自我飞速发展的成长时期。
2.家长是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管教。
管教背后蕴含的含义是“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做的是不够好的,我的办法才是更好的”。但事实上社会发展迅速,孩子们也会从互联网上获取非常多的知识和同龄人探讨更多的应对问题的技巧,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掌握的知识和看待世界的角度比成年人还要更广。我们往往还会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知识。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还是用管教这种态度和孩子相处,孩子就会觉得要让自己用老的经验和旧的知识,去面对他所处的新环境,对他来说就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他就想告诉父母你的方法是不行的。但父母依旧用管教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就会认为孩子就是在叛逆,如果我们跳出这一心态,看到孩子的成长,我们就能够理解孩子为什么有“叛逆”这种行为。
3.家长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欣赏孩子为解决问题做出的尝试和努力,找到他们努力中的正面积极点,并陪伴孩子经历失败,让孩子有勇气去尝试,去经历错误。
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为了解决他们所面对的困难,他们的行为是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做出的一种选择。就算这种选择在家长看来是不完美的,但是在孩子的角度他已经尽力了。
我们要做的是肯定他的这种努力,看到他做出来的努力,以及跟他一起慢慢分析可以调整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去努力尝试,而不是用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帮助他避免走弯路。因为孩子需要经历错误,这样他才能有勇气未来独自面对困境。
换一个角度看,家长的方法也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方法,或许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他对问题的理解,以及他采用的方式才是更适合他的解决方法。
孩子到了叛逆期之后,仿佛就像变了一个人,十分的不听话,家长为此十分焦虑,此时来自父母的爱、理解和引导,才会更好的帮助孩子在渡过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是真正能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的有效法宝。
孩子有几个叛逆期年龄阶段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3个叛逆期。
第一个叛逆期:2-3岁。2-3岁这个时间段是孩子从婴儿期过渡到幼儿期的这个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有了自主意识,不再愿意对父母言听计从,反而父母越是让他干什么他就偏偏不干什么,而且自己有很多的鬼灵精的小主意,并且还会想方设法地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第二个叛逆期:7-9岁。孩子处于7-9岁的年龄段,将会迎来他们的第二个叛逆期,此时不管是他们的思想还是行为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父母的心目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因此在没有及时切换角色,也就是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变得有主见了,变得感情细腻了,变得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了等等。
因此,此时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更要试着去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样才能和孩子站在统一战线,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第三个叛逆期:12-18岁。这一时期的孩子本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并且此时他们的三观也初步形成,而且在荷尔蒙激素的影响下,性格也会比较特立独行一些,所以此时就很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从而各种对立,各种唱反调。
因此此时,父母可以试着先理解孩子,与孩子站在统一战线上去讨论,去探索,去帮孩子建立正确的爱情观。比如父母可以从自身历经开始说起,这样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切记不可一句否认,这样就直接失去了与孩子交谈的机会。
如何帮孩子度过叛逆期
1、尊重孩子的想法。这三个年龄段孩子叛逆的一个共同因素,都是有了自我。因此家长不能总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一些关于他个人或家庭的重要决策,也让孩子参与进来。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当做独立的个体,也被平等对待了,就不会想用更多极端的方式来展现自我。
2、不要过于溺爱孩子。尊重和关爱孩子,不代表要满足他们所有要求,无条件的纵容,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要学会说“不”,并表明原因。让他们明白世界不是围绕一个人转的,也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3、要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在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语气,地位,态度都应该事平等的,若太过于强势,孩子一定会无法接受,进而产生强烈的逆反行为。
导致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长太唠叨。中国家长总是给孩子立下许多规矩,一旦孩子触碰到自己的底线,就会无穷无尽地数落孩子,一次两次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唠叨成为常态之后,孩子也会产生疲倦。最终这样的唠叨只会毫无效果,因为孩子已经对父母的唠叨产生了免疫力,而且还出现了厌烦情绪,导致他们越来越不听话。
2、家长过于强势。有些家长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总是会认为自己比孩子高人一等,凭借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证明自己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所以总会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他们并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3、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孩子的成长是循环渐进的,不管是心智还是身体,他们在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总会面对困难,而父母担心他们无法完成任务,总是在一旁叮嘱。这种叮嘱看起来是好心,但是让孩子觉得是不信任自己的感觉,总觉得父母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就开始和父母对着干。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都会发现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了,甚至还会时不时地反抗父母,跟父母对着干。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要清楚这是因为孩子步入了叛逆期,而不同阶段的孩子,叛逆的行为以及管教方式也都大不相同。
孩子叛逆期是什么年龄阶段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出现在2—3岁,这是从婴儿过渡到幼儿的阶段。两岁之前,孩子是一个只会乖乖服从大人命令的小天使,而在两岁之后,就会爱和家长对着干,越让他做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自己还有很多小主意,总是想方设法地实施自己的想法,为小事乱发脾气等等。经过一年的酝酿,叛逆在3岁达到了顶点。
7—9岁,是孩子从幼儿过渡到少年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会经常和父母对着干。这是因为他们在进入学校之后,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有了强烈的独立思想,认为自己已经是个成人了,想要摆脱父母的掌控,所以就会处处和家长作对。
孩子的最后一个叛逆期就是12-15岁的青春期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会有剧烈的变化。这个阶段的孩子,常常被父母形容为“倔驴”,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倔强,情绪波动会非常的大,而且遇事只凭心情来做,家长再多的建议都抵不过“他愿意”这三个字。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呢?
在处理一个问题之前,心态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先把心态调整好了,才能更好的树立三观,也能够更好的提出方法论来,所以在处理这件事情之前,家长也应该应用这一套,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要正视这些问题告诉自己,这是孩子的关键时间,也是一个很正常的过渡时期,不必太放在心上。
适当的鼓励和认可孩子。孩子们都是渴望得到大人的认可的。即使他们在做一件你认为不对的事情。你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先去认可他的想法和做法,然后等他的心情平复下来之后,再去表达你的意见,说出你认为的正确做法是如何的。也就是“缓兵之计”,给孩子一定的平复时间,再去认可和鼓励他,可能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哦。
孩子问题较多的叛逆期指的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通常孩子会在12岁到18岁之间进入到青春叛逆期阶段,进入叛逆期的孩子会变得和以前有很大的区别,此时的孩子更渴望独立自主。对于叛逆期孩子的特点,家长要保持理解,并对这样的孩子保持尊重,以帮助孩子更顺利地度过这个特殊的阶段。
小孩子叛逆期有几个阶段
孩子叛逆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宝宝叛逆期,第二阶段是儿童叛逆期,第三阶段是青春期叛逆期。
宝宝叛逆期是2-3岁的时候出现叛逆行为,这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表现。儿童叛逆期是7-9岁左右,这时人生第二个叛逆期。青春期叛叛逆期是12-18岁,也就是人生的第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以及心理、生理的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叛逆期孩子有哪些特征
1、情绪易暴躁,不听取他人意见:孩子在叛逆期常常情绪不稳,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不愿意听取父母的建议。
2、反抗心理强烈:叛逆期孩子会出现反抗行为,例如反对父母和老师的观点。
3、以自我为中心:在叛逆期孩子眼里,自己做什么事都是正确的,完全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只在乎自己。
4、挑战规则案例:故意破坏之前定好的规矩,层出不穷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讲条件。
5、独立性增强: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希望自己做决定,不愿意听从家长的意见。
6、反抗行为: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对家长、老师或其他权威人士的反抗行为,如顶嘴、不服从等。
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做才能和平共处?叛逆期孩子相处的方式技巧
1、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关系:与这个时期的孩子相处,要注意与孩子保持平等,让孩子感觉被尊重,在表达上语气不可强硬,要用和孩子商量的语气,征求孩子意见的态度来进行交流,这样孩子不会在心理上产生排斥,才能进行友好交流。
2、懂得尊重孩子:在没有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私自翻看孩子的日记或者个人隐私的东西,被孩子发现,孩子会觉得及其不被尊重,自尊心受伤害,情绪非常不稳定,而且在心里上会反感家长。也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这样会觉得非常没有面子,影响自己对外的形象,孩子心里还会怪罪家长。
3、不干涉、不勉强、多鼓励、多肯定:要与孩子多沟通很重要,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取得孩子的信任,对于孩子的事,给出建议而不是替孩子做决定。多关心孩子,但不要每天对孩子唠唠叨叨的,这会使孩子觉得很烦。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插手去管,只要不违背原则,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好了。
4、学会赞美和鼓励孩子:只要在孩子进步与成功的时候,赞美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及时出现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家长一直站在他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