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离家出走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一旦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就代表着孩子极度的叛逆或者对家庭极度的失望,家长们一定要及时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并且及时改正。
孩子离家出走的心理原因
父母过于强势
父母强势这件事情,其实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父母是不是绝对正确”?很多家长一边强势,一边强调自己懂得比孩子多,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强势并非强人所难,而是为了孩子好。
毕竟小孩子社会阅历较少,分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此,为了避免他们吃亏,强行制止错误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事情发展到最后,错与对已经不再重要,孩子那时候关注的是平等,他们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基本的尊严,因此往往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叛逆情绪。
反抗与压迫,对错与家庭地位,多种矛盾结合在一起,这才造成某些孩子选择以离家出走的形式来反抗。不论家长出于何种目的,在这奉劝一句,不要过分强势,教育的方式有那么多,何必选择这种最不友好的形式呢?
很多孩子因为父母不满足自己的某些要求而选择离家出走。举个例子,比如孩子希望父母给自己买一个游戏机,但是父母担心孩子会因为游戏机影响学业而拒绝了孩子这一要求,孩子选择离家出走。有些孩子之所以离家出走,是因为担心父母知道自己的某些事情以后会责骂自己,而这些事情本身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孩子一时无法调节以后便选择离家出走,此时的离家出走是孩子向父母发出的一个求救信号。下面具体来看看离家出走的孩子的心理。
离家出走的孩子的心理
1、首先是人际关系紧张。从调查材料来看,出走的中学生大多因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以及师生关系紧张及与同学相处不融洽,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抑而导致弃学离家出走。
2、人格异常与逆反心理。格异常的学生会对周围的人抱有敌意和戒备心理,与学校或家庭的成员闹矛盾而突然出走。
3、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就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也会形成而有些学生便以逃学或出走的形式表现出来。
4、角色观念变异与拜金心理。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接受了大量信息后,一部分人会对读书不感兴趣,而热衷于读书以外的东西,比如早恋或迷恋于网吧。此外拜金倾向严重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出漫不经心。
现在的孩子由于家长的溺爱,把孩子娇惯的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以这种方式来反抗家长的管教。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关注这一问题,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习惯,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社会的险恶,让孩子明白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
孩子总想离家出走是什么心理
1、孩子承受力差。孩子离家出走,有时候是因为孩子自身承受力差。这样的孩子平时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和习惯,一旦遇到问题,就不够冷静理智,容易走极端,以离家出走的方式逃避问题。这类孩子,就要注重平时一遇到问题,教孩子学会勇敢面对,反省哪里出了问题,敢作敢当,及时纠正。
2、孩子不会为他人着想。离家出走的孩子,大多都不会替他人着想,甚至会用这种方式来报复父母。这样的孩子很多都是家中长辈太过溺爱造成的。所以孩子的父母要意识到这一点,逐步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让孩子有担当,有感恩心,学会体会他人的用心。
3、孩子交到了不良朋友。孩子离家出走,有时候是因为交到了不良朋友。所以父母平时就要对孩子来往的朋友有所了解,一旦发现有和不良习气的孩子交往,就要巧妙的提醒孩子不要再来往。孩子定会说出一对他们来往、交友的原因,父母就要不但教孩子教孩子怎样辨别良友,还要怎样远离这种不良朋友。
4、因为父母太专制。孩子离家出走,除了孩子原因外,很大程度上问题是出在父母身上的。比如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太专制,平时很少甚至根本就不会顾及到孩子的想法、兴趣爱好等,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孩子要么会变得懦弱,要么特别有个性的孩子就会变得非常暴躁、强硬,但两种孩子都有可能实在受不了父母的专制而离家出走。
孩子大了,容易对家长产生反抗行为,从力量上又无法抗拒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采取一些其他的反抗行动,比如离家出走。这种情况最让家长苦恼,找到原因并及时采取对策才是家长要做的正确的事。
青春期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及对策
1、不良家庭环境: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都已经接近成年人,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敏感度,已经远大于小时候。再加上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反抗意识,当他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压抑的环境当中,外向的孩子会选择抗争,内向的孩子则会选择逃避。
这种压抑的环境包括,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内部长期存在矛盾,像有些家庭,就算是吃一顿饭的功夫,父母也要争得面红耳赤。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对家庭生活会心生厌恶,继而产生离家出走的念头。
2、逃避惩罚
大多数孩子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都能够健康的成长,但是也有个别例外;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遇见困难问题就逃避的心理,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所表现出的回避型人格的特点,找到原因,用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收入等方法,让孩子可以恢复到正常的人格。
孩子逃避问题的心理
首先,这样的孩子没有担当与责任心。其次,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关系,喜欢爸妈的夸奖,虚荣心比较强。第三孩子不想吃苦,只知道享用。
孩子逃避问题不敢承认错误多半都是家长教育的问题。大部分家长在看到孩子犯了错误做错事上手就打,甚至有虐童现象。孩子害怕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就被家长说教辱骂,甚至是责罚,所以宁愿选择逃避,也不愿意直接面对问题去解决,家长需要反思,如果孩子有逃避问题的想法和行为,家长需要注意反省自己平时是不是有责骂孩子的习惯?
如果孩子犯错了应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然后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今后应该怎么做。不要上手就用暴力解决问题。俗话说的好,以理服人,才会让人心服口服!
让孩子直面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当然父母在看到孩子勇于承担过错的时候,要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表示赞赏与肯定,鼓励孩子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同时,父母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也要勇于承认,给孩子做好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到正确对待错误的方法。
每个家庭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矛盾,当矛盾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变成了激烈的争吵。所以要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沟通,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孩子看见父母打架的心理影响
父母经常打架说明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存在问题,夫妻之间应加强交流,学习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句话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和妈妈共同爱孩子。”如果夫妻之间本身出了出了问题,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
孩子形成错误认知
刚才我们也说,孩子小时候的认知是不健全的。他往往对父母的行为一知半解,而不自觉的将父母行为的归因归到自己神圣。
换句话说,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打架,其实带给孩子一种感觉。“父母的打架是因为我造成的”“因为我是一个不乖的孩子,所以父母才会打架”“我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孩子,父母都要离开我了。”
大多数的家庭每天都是围绕着孩子转的,家庭氛围的好坏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想要孩子快乐成长,父母们应该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行为改变。孩子在面对父母争吵的时候可能会尝试采取某些行为来化解冲突,例如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扮演调停者等。这些行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打架会吓到孩子,他会缺乏安全感,因为在他幼小的心里,他以为爸爸妈妈都不相爱了,她会以为这个家随时会支离破碎,有一天他会失去爸爸妈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安全感,不自信,而且会因为缺少爱,随随便便喜欢上一个对他稍微好的人。
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轻则会让孩子产生操纵欲,左右逢迎、没有规则,重则容易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造成孩子无法集中精神,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父母经常吵架还会引起孩子对婚姻的不信任,也容易在将来的婚姻关系中模仿父母的行为,导致其婚姻关系的恶化。
爸爸妈妈如果经常档着孩子的面吵架是不好的,有损父母在孩子心里的美好影响,也不利于小孩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孩子的恐惧心里,没心思学习也会让孩子自卑,不快乐,所以家庭有什么矛盾尽量避开孩子商量,要吵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